一面之词的成语故事


一面之词

拼音yī miàn zhī cí

基本解释单方面的言辞;即某一个方面的意见。
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,杨仪等必投魏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一面之词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面之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鞭打快牛 洪放《秘书长》:“不能鞭打快牛,这不科学。”
挺而走险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文公十七年》:“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。”
我黼子佩 汉·扬雄《琴清英》:“天下有道,我黼子佩;天下无道,我负子戴。”
不忘故旧 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四折:“多谢大王不忘故旧。”
研桑心计 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研桑心计于无垠。”
使绊子 王朔《枉然不供》:“有文化的人有几个不是笑里藏刀、口蜜腹剑,脸上一盆火,脚下使绊子?”
开卷有得 晋·陶潜《与子俨等疏》:“开卷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”
方桃譬李 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筝赋》:“乃有燕馀丽妾,方桃譬李,本住南城,经居东里。”
有增无损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堂隆传》:“臣寝疾病,有增无损,常惧奄忽,忠款不昭。”
身在林泉,心怀魏阙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回:“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,心怀魏阙,岂知平地风波,生此异事。”
依葫芦画瓢 《诗刊》1977年第12期:“如果就事论事,依葫芦画瓢,就会写成:一条搭肩六尺长,劳动一天沾了灰。”
面朋口友 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崔秀才》:“面朋口友,固不足怪。欲明通财之义,非道义之交不可。”
衣冠扫地 宋·文天祥《留远亭》诗序:“诸酋又族妇抱刘以为戏。衣冠扫地,殊不可忍!”
呵佛骂祖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宣鉴禅师》:“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,呵佛骂祖去在。”
责己重,待人轻 唐·韩愈《原毁》:“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重以周,故不怠;轻以约,故人乐为善。”
垂帘听政 宋 王偁《东都事略》:“英宗暴得疾,慈圣后垂帘听政。”
死而无憾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66回:“小妹真能为我守节,我便死而无憾。”
讬物引类
一毫不染 明·吴承恩《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》:“即其可名状者言之,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,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。”
寸心如割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8卷:“到房中寸心如割,和衣倒在床上,翻来覆去,延捱到四更尽了,越想越恼,心头火按捺不住。”
璇霄丹阙 宋洪迈《夷坚志补 礼斗僧》:“吾比者夜礼北斗,若有感遇,今神识所游,盖钧天紫府中,至所受用,乃天浆甘露,其去璇霄丹阙不远矣。”
心如悬旌 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寡人卧不安席,食不甘味,心摇摇如悬旌,而无所终薄。”
刁钻促狭
摩肩擦背 清·石玉昆《续小五义》第69回:“行至大街,就见那些人摩肩擦背,搀老扶幼,全是瞧擂台去的。”
资深望重 宋·苏轼《答试馆职人启》:“非独使之业广而材成,抑将待其资深而望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