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魂定魄的成语故事


安魂定魄

拼音ān hún dìng pò

基本解释魂、魄:人的灵气、精神。指使人心安定。

出处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三十四出:“不寻常,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安魂定魄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安魂定魄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野心勃勃 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:“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。”
马龙车水 清 捧花生《画舫余谭》:“马龙车水,过者如云。”
战战兢兢 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称心满意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我果有功名之分,若得一日称心满意,就死何恨。”
观机而动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
叹为观止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德至矣哉,大矣!如天之无不帱也,如地之无不载也。虽甚盛德,其蔑以加于此矣,观止矣。若有他乐,吾不敢请已。”
绳厥祖武 《诗经 大雅 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
粲然可观 南朝 梁 萧统《〈文选〉序》:“表古雅之道,粲然可观。”
能言会道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回:“这位侄少爷算得能言会道。”
冤家路狭 《花城》1981年第1期:“啊!她不就是……天哪!这真是冤家路狭啊!”
窃窃细语
止渴饮鸩 清·壮者《扫迷帚》第24回:“若虑迷信一破,道德堕落,必以保存为得计,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,欲疗疮而剜肉?”
乐昌之镜 《剪灯新话·联芳楼记》:“一旦事迹彰闻,思情间阻,则乐昌之镜,或恐从此而遂分。”
飘茵随溷 清·吴梅《风洞山·殉烈》:“虽然是苦结局伤心断魂,煞强如没收煞飘茵随溷。”
愁长殢酒 唐 韩偓《有亿》:“愁肠殢酒人千里。
自今已后 《后汉书·东夷传·高句骊》:“自今已后,不与县官战斗而自以亲附送生口者,皆与赎直,缣人四十匹,小口半之。”
饰非掩过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学界的三魂》:“我虽然也被谥为‘土匪’之一,却并不想为老前辈们饰非掩过。”
被甲据鞍 《後汉书 马援传》载:汉 马援年六十二,请出征,光武帝以其老,未许。“援自请曰: ‘臣尚能被甲上马。’帝令试之。援据鞍顾眄,以示可用。帝笑曰:‘矍铄哉是翁也!’”。
深中笃行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韩安国传》:“其人指深中笃行君子。”
沽名干誉 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驿里相逢》:“追想我昔日纠劾仇贼,岂是沽名干誉。”
予人口实
诛心之律 鲁迅《忽然想到》:“心的反抗,那时还不算什么犯罪,似乎诛心之律,倒不及现在之严。”
陈蔡之厄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,无上下之交也。”
妄尘而拜
切骨之寒 南朝·梁·萧统《黄钟十一月启》:“酌醇酒而据切骨之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