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取其祸的成语故事

拼音zì qǔ qí huò
基本解释取:取得;祸:祸事。自己招来祸事。
出处宋 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》卷下:“故门高之弑,乐器之焚,亦是自取其祸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自取其祸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自取其祸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外圆内方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 |
飞檐走壁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6回:“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。” |
时运亨通 | 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一折:“终有日时运亨通,封侯拜相,扬名六国。” |
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2回: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” |
挨家挨户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自从他作了副里长,随着白巡长挨家挨户地收铜铁,他的美誉便降落了许多。” |
经丘寻壑 | 宋朝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地理类》:“游览自娱,曰得经丘寻壑之乐。” |
十恶五逆 | 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嫂嫂也,我不曾犯十恶五逆,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。” |
井底之蛙 |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 |
千娇百媚 | 唐 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千娇百媚,造次无可比方;弱体轻身,谈之不能备尽。” |
喜跃抃舞 | 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娥还,复为曼声长歌,一里老幼喜跃抃舞,弗能自禁,忘向之悲也。” |
明心见性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0回:“却说三藏坐在林中,明心见性,讽念那《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,忽听得嘤嘤的叫声‘救人’。” |
无所不谈 | 叶圣陶《微波》:“他们无所不谈,谈主义,谈问题。” |
当今无辈 | 《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》:“[孙权]问公卿曰:‘温当今与谁为比?’大农刘基曰:‘可与全琮为辈。’太常顾雍曰:‘基未详其为人也。温当今无辈。’” |
神色不惊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灵》卷十:“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,神色不动,如今何得恁么地?” |
司马青衫 |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诗:“座中泣下谁最多,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 |
百世之师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圣人,百世之师也,伯夷、柳下惠是也。” |
延颈鹤望 | 《三国志·蜀书》:“今寇虏作害,民被荼毒,思汉之士,延颈鹤望。” |
明堂正道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6回:“温柔安静,差不多的主子姑娘还跟不上他,才摆酒请客的费事,明堂正道的给他做了屋里人。” |
被甲执兵 |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诫兵》:“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,才有气干,便倚赖之,不能被甲执兵,以卫社稷,但微行险服,逞弄拳腕。” |
织锦回文 | 《晋书·列女传》:“窦滔妻苏氏,……苻坚时为秦州刺史,被徙流沙,苏氏思之,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。” |
筚门闺窬 | 晋·陆云《与陆典书书》:“筚门闺窬之人,敢唏天望之冀。” |
引古喻今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引古喻今,言微理举。” |
虎啸狼号 | 清·南荃外史《叹老》:“你看那境内啊!弄潢池鼠偷狗盗;你看那境外啊!猎中原虎啸狼号。” |
祸中有福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失火而遇雨,失火则不幸,遇雨则幸也,故祸中有福也。” |
坐视不顾 |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结构第一》:“以有疏财仗义之张大公在,受人之托,必能忠人之事,未有坐视不顾,而致其剪发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