砥砺名行的成语故事

拼音dǐ lì míng xíng
基本解释砥砺:磨砺;名行:名誉和品行。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和品行。
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曰:“丰砥砺名行以要世誉,而恕诞节直意,与丰殊趣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砥砺名行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砥砺名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有根有据 | 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八回:“郑恩听了这一席话,欲待不信,这卖油梆子现在,是他掐算出来的,似乎有根有据,怎么不信?” |
白发千丈 | 唐 李白《秋浦歌》诗:“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。” |
狐朋狗友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回:“恼的是那狐朋狗友,搬弄是非,调三窝四。” |
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 | 毛泽东《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在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,通过了‘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’的总路线。” |
人情之常 | 宋 司马光《应诏论体要》:“凡用一人,必或以为贤,或以为不肖,此固人情之常,自古而然,不足怪也。” |
拖青纡紫 | 梁启超《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》第三章:“今日华门一酸儒,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;今日市门一岨侩,明日可以拖青纡紫矣。” |
说地谈天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三回:“指挥说地谈天口,来诱翻江搅海人。” |
头童齿豁 |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头童齿豁,竟死何裨?” |
蜗名微利 |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九卷:“琴瑟之事,终身已矣,蜗名微利,误人之本,从此亦不复思进取也。” |
雷鸣瓦釜 | 《楚辞·卜居》:“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。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 |
鹤背扬州 | 南朝·梁·殷芸《小说》卷六:“有客相从,各言所志:或原为扬州刺史,或原多赀财,或原骑鹤上升,其一人曰:‘腰缠十万贯,骑鹤上扬州。’欲兼三者。” |
狼顾狐疑 | 孙中山《布告全国同胞书》:“行事或虎头鼠尾,而存心复狼顾狐疑。” |
肤不生毛 | 汉·司马相如《难蜀父老文》:“心烦于虑,而身亲其劳。躬腠胝无胈,肤不生毛。” |
人人皆知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1回:“老少男女,俗语口头,人人皆知皆说的。” |
雍荣闲雅 |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之临邛,从车骑,雍荣闲雅甚都。” |
遗臭万代 | 唐·高適《后汉贼臣董卓庙议》:“母妻屠戮,种族无留,悬首燃脐,遗臭万代。” |
赏善罚否 | 《隶释·汉平都相蒋君碑》:“赏善罚否,宽猛协中。” |
杖杜弄麞 | 《旧唐书·李林甫传》:“有用‘杕杜’二字者,林甫不识杕字,谓吏部侍郎韦陡曰:‘此云杖杜何也?’陡俯首不敢言。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,林甫手书庆之曰:‘闻有弄麞之庆’” |
矫若游龙 | 明 梅鼎祚《玉合记 义姤》:“看他矫若游龙,超逾集乌。……夜月红楼,树下霓裳出月。是好舞也。” |
投石拔距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甘延寿传》:“投石拔距,位于等次。” |
席不暇温 | 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白孤剑谁托,悲歌自怜,迫于恓惶,席不暇暖。” |
四体不勤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'子见夫子乎?'丈人曰:'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'” |
忠款诚信 | 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齐桓卫姬颂》:“齐桓卫姬,忠款诚信。” |
论功行封 | 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汉五年,既杀项羽,定天下,论功行封。” |
引决自裁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及罪至罔加,不能引决自财(裁)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