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不可支的成语故事

拼音lè bù kě zhī
基本解释支:支持、支撑。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。形容快乐到极点。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张堪传》:“桑无附枝,麦穗两歧,张公为政,乐不可支。”
乐不可支的典故
东汉初年,张堪跟随刘秀攻打四川公孙述立下赫赫战功,被任命为蜀郡太守,后调任渔阳太守,抗击北方的匈奴入侵。他不但英勇善战,而且开垦农田,兴修水利。他从不贪图个人富贵,百姓歌曰:桑无附枝,麦穗两歧,张君为政,乐不可支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乐不可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尽诚竭节 | 《魏书》:“尚自少侍从,尽诚竭节,虽云异姓,其犹骨肉,是以入为腹心,出当爪牙。” |
天时地利人和 | 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《孙膑兵法 月战》: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三者不得,虽胜有殃。” |
醍醐灌顶 | 《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令问维摩,闻名之如露入心,共语似醍醐灌顶。” |
不羞当面 | 元 无名氏《刘弘嫁婢》第一折:“君子不羞当面,我有什么弊病处。 |
屈高就下 | 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四折:“猥劳君侯屈高就下,降尊临卑。” |
荆榛满目 | 《旧五代史·卢文进传》:“文进在平州,率奚族劲骑,鸟击兽搏,倏来忽往,燕赵诸州,荆榛满目。” |
肤见謭识 | |
驱霆策电 | 明·何景明《游猎篇》:“周王八骏行万里,朝游昆仑暮沧海。驱霆策电遍天地,虎骤龙驰倏烟霭。” |
衣食父母 | 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二折:“你不知道,但来告状的,就是我衣食父母。” |
明耻教战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明耻教战,求杀敌也。” |
以火止沸 | 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错币》:“汉初乘弊而不改易,畜利变币,欲以反本,是犹以煎止燔,以火止沸也。” |
他乡异县 | 《乐府诗集·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他乡各异县,展转不可见。” |
厚皮老脸 |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想不到外国去了一趟,学得这样厚皮老脸,也许混在鲍小姐那一类女朋友里训练出来的。” |
无所忌讳 | 宋·种放《退士传》:“《皮氏文薮》,陆氏丛书,皆句句明白,剔奸塞回,无所忌讳。” |
中流底柱 | 宋·朱熹《与陈侍郎书》:“而二公在朝,天下望之,屹立若中流之底柱,有所恃而不恐。” |
呵欠连天 | ①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六:“春花也为起得早了,在小师父房里打盹,听得家主婆叫响,呵欠连天,走到面前。”②又卷一:“众人都被风颠得头晕,个个是呵欠连天,不肯同去。” |
一发而不可收拾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,及文七爷醉后之言,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,所以又是气,又是醋,并在一处,一发而不可收拾。” |
恋酒迷花 | 元 无名氏《小孙屠》:“知它是争名夺利?知它是恋酒迷花?使奴无情无绪。” |
扪虱而谈 | 《晋书·王猛传》:“桓温入关,猛被褐而诣之,一面谈当世之事,扪虱而言,旁若无人。” |
淡抹浓妆 | 元·贯云石《小梁州·春》:“宜晴宜雨宜阴旸,比西施淡抹浓妆。” |
寻弊索瑕 | 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补遗·内阁·江陵议分祀天地》:“江陵身后,攻之者寻弊索瑕,以功为罪。” |
搜扬侧陋 | 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明明扬侧陋。” |
干巴利落 | |
相濡以泽 | 清·曾国藩《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》:“嘘枯养瘠,相濡以泽。” |
余霞成绮 | 南朝齐·谢眺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》诗:“余霞散成绮,澄江静如练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