拯危扶溺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ěng wēi fú nì
基本解释溺:落水者;危:危乱,指动乱中的国家。拯救、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。
出处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73回:“岂有论道经邦之志,全无拯危扶溺之心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拯危扶溺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拯危扶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拭目以待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朝廷旧臣,山林隐士,无不拭目以待。” |
知书达礼 | 《群音类选 牧羊记 卫律说降》:“奈何所见不同,更不知书达礼。” |
作古正经 | 艾芜《一个女人的悲剧》五:“陈家驼背子板起面孔,作古正经地说:‘我刚才想了好一阵,一定是那会事情’” |
出口入耳 |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年》:“王曰:‘言出于余口,入于尔耳,谁告建也?’” |
长驱直进 | 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六回:“若擒了曹休,便长驱直进,唾手而得寿春,以窥许洛,此万世一时也。” |
奥妙无穷 | 杨成武:《层层火阵烧野牛》:“化装袭击的运用奥妙无穷……有时化装日军袭击伪军,有时化装伪军袭击日军。” |
众说纷纭 | 元 戴表元《剡源集》第20卷:“然当纯公既没,众说纷纭,卒能坚忍植立。” |
朝成暮毁 | 《宋书 少帝记》:“穿池筑观,朝成暮毁,征发工匠,疲极兆民。” |
桂林杏苑 | 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二回:“桂林杏苑,空成魂梦之游;虎斗龙争,又见战征之事。” |
露尾藏头 | 元 张可久《点绛唇 翻归去来辞》套曲:“早休官弃职,远红尘是非,省藏头露尾。” |
正大高明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先进》:“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”集解:“言子路之学,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,特未深入精微之实耳。” |
志满气得 | 唐·韩愈《与崔群书》:“贤者恒无以自存,不贤者志满气得。” |
乘兴而来,败兴而归 | 《晋书·王徽之传》:“人问其故,徽之曰:‘本乘兴而来,兴尽而反,何必见安道邪?’” |
凤靡鸾吪 | 《禽经》:“凤靡鸾吪,百鸟瘗之。” |
绝裙而去 | |
鸾翔凤翥 | 唐 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鸾翔凤翥众仙下,珊瑚碧树交枝柯。金绳铁索锁纽壮,古鼎跃水龙腾校。” |
敢想敢说 | 谢觉哉《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》:“敢想、敢说也是一种斗争。首先要和自己的旧思想作斗争。” |
煮豆燃萁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。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,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’帝深有惭色 |
不宣而战 | 朱自清《不知道》:“美国过去曾两次不宣而战,第一次系北非巴巴拉之海盗,曾于1883年企图封锁地中海上美国之航行。” |
交口称赞 | 《元史 王利传》:“利自幼颖悟,弱冠,与魏初同学,遂齐名,诸名公交口称誉之。” |
放浪不拘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七:“她又常和妓女们来往,她满意自己的权威,可是也羡慕她们的放浪不拘。” |
望风而溃 | 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:“西川自唐刘辟构逆后,久无干戈,人不习战。每岁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,蛮旗才举,望风而溃。” |
邀名射利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32卷:“世人不终耆寿,咸多夭殁者,皆由不自爱惜,忿争尽意,邀名射利,聚毒攻神,内伤骨体,外乏筋肉。” |
岳镇渊渟 | 《文选·王融〈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〉》:“尔乃回舆驻罕,岳镇渊渟。”李善注:“《孙子兵法》曰:‘其镇如山,其渟如渊。’” |
少条失教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40回:“好大胆的丫头!新来乍到,就恁少条失教的,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