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衢大邑的成语故事


通衢大邑

拼音tōng qú dà yì

基本解释同“通都大邑”。

出处清·王瑬《钞币议》:“又令通衢大邑设立官局,民以他省钞至者,验明准其换本省钞行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通衢大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通衢大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夺其谈经
心如刀绞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回:“殷郊又见殷洪,心如刀绞,意似油煎。”
一飞冲天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滑稽列传》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
斩岸堙溪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权勋》:“中山之国有夙繇者,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。为铸大钟,方车二轨以遗之。夙繇之君,将斩岸堙溪以迎钟。”
谊切苔岑 晋·郭璞《赠温峤》诗:“人亦有言,松竹有林,及余臭味,异苔同岑。”
时乖运蹇 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二折:“早是抱闲怨,时乖运蹇。又添这害相思,月值年灾。”
指掌可取 《旧唐书·张濬传》:“若能此际排难解纷,陈师鞠旅,共诛寇盗,迎奉銮舆,则富贵功名,指掌可取。”
露往霜来 晋·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露往霜来,日月其除。”
较时量力 宋·朱熹《答张敬夫书》:“又须审度彼己,较时量力,定为几年之规,若孟子,大国五年,小国七年之说。”
山肤水豢 《乐府诗集·燕射歌辞三·隋元会大飨歌》:“道高物备食多方,山肤既善水豢良。”
上行下效 东汉 班固《白虎通 三教》:“教者,效也,上为之,下效之。”
射鱼指天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知度》:“射鱼指天,而欲发之当出。舜禹犹若困,而况俗主乎?”
吞风饮雨 明·袁宏道《乞改稿》:“急莫急于国课,去年职开征之始,昼夜焦蒿,吞风饮雨,仅得免于参罚。”
居移气,养移体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居移气,养移体,大哉居乎!夫非尽人之子与?”
拥书南面 清·归庄《感怀》诗:“捉鼻东山关气运,拥书南面足经纶。”
一面之识 《宋史·范纯仁传》:“范纯仁,得一面识足矣。”
寸长尺技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九:“孟尝君平时养了许多客,今脱秦难,却得此小人之力,可见天下寸长尺技,俱有用处。”
养兵千日,用在一朝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一回:“卢俊义听了大怒道:‘养兵千日,用在一朝!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,你便有许多推故。’”
伤风败化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一回:“世人都把那淫欲之事当作‘情’字,所以作出伤风败化的事来,还自谓风月多情,无关紧要。”
比岁不登 《汉书 成帝纪》:“关东比岁不登,吏民以义收食贫民、人谷物助县官赈赡者,已赐直。”
忠言嘉谟 宋·陈亮《谢何正言启》:“举一世之端人正士,莫之或先;合二百年之忠言嘉谟,于斯并建。”
解衣槃磅
玉石混淆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百家》:“真伪颠倒,玉石混淆。”
顾复之恩 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……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
嵚崎磊落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元朝末年,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,这人姓王名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