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舟载舟的成语故事

拼音fù zhōu zài zhōu
基本解释覆:颠覆;载:承载。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。
出处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制》:“传曰:‘君者舟也,庶人者水也,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。’此之谓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覆舟载舟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覆舟载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倒背如流 | 郭沫若《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》:“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。” |
唉声叹气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3回:“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,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,你那些还不足?还不自在?” |
没卫饮羽 | 汉·王充《论衡·儒增》:“儒书之言楚熊渠子、养由基、李广射寝石,矢没卫饮羽者,皆增之也。” |
五色相宣 | 《宋书 谢灵运传论》:“夫五色相宣,八音协畅,由乎玄黄律吕,各适物宜。” |
恋恋难舍 |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五回:“子牙恋恋难舍,有两极仙翁上前言曰:‘子牙!机会难逢,时不可失;况天数已定,自难逃躲。你虽是下山,待你功成之时,自有上山之日。’” |
天凝地闭 | 《晋书 张协传》:“天凝地闭,风厉霜飞。” |
牛马襟裾 | 元·石德玉《秋胡戏妻》第三折:“我骂你个沐猴冠冕,牛马襟裾。”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一折:“教人道这乔男女,则是些牛马襟裾。” |
嘟嘟囔囔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一面向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几画,口内嘟嘟囔囔的。” |
七言八语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三回:“妹子一心想笑话,你们七言八语,那里还敢理会,实实不曾听得。” |
同床异梦 | 宋 陈亮《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》:“同床各做梦,周公且不能学得,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!” |
外感内伤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次日便觉得有些鼻塞声重,胸闷头晕,恹恹的就成了一个外感内伤的病。” |
取乱侮亡 | |
败国亡家 | 参见“败国丧家”。 |
街谈巷议 | 汉 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街谈巷议,弹射臧否。” |
断壁残璋 | 宋·孙觌《李茂嘉寄茶》:“蛮珍分到谪仙家,断壁残璋裹绛纱。” |
中流底柱 | 宋·朱熹《与陈侍郎书》:“而二公在朝,天下望之,屹立若中流之底柱,有所恃而不恐。” |
喃喃低语 | 邓普《军队的女儿》:“偶然听见她独个儿喃喃低语,好像是呓语。” |
尺蠖之屈 | 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 |
死而无悔 |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’” |
目无馀子 | |
忧心如捣 | 《诗经 小雅 小弁》:“我心忧伤,惄焉如捣。” |
喜见乐闻 | 茅盾《夜读偶记》:“就其形式来说是群众性的(为人民大众所喜见乐闻的)。” |
同文共规 | 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削平天下,同文共规。” |
成龙配套 | 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姑母有成龙配套的衣裳与首饰,可就是不愿出借!” |
超今越古 | 明·无名氏《桃园结义》二折:“凭着我壮志能,胆气粗,博一个黄阁标名,超今越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