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组归田的成语故事


解组归田

拼音jiě zǔ guī tián

基本解释解:脱去;组:古代绑印的绶;解组:解下印绶辞官。辞掉官职,归老田园。

出处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18回:“只消婆婆亲写一书,说爹爹因富贵已极,欲解组归田,而意不能决,必得舅公一劝,同为五湖之游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解组归田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解组归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分路扬镳 北齐 魏收《魏书 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振聋发聩 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第一卷:“此数言,振聋发聩,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。”
马空冀北 唐·韩愈《送石处士序》:“伯乐一过冀北之野,而马群遂空。”
蜚瓦拔木 宋 袁文《瓮牖闲评》第三卷:“余乡常有飓风,但初来声势颇恶,与三州不异,人家即曰:‘报起矣!’有顷则亦蜚瓦拔木,无所不至。”
藏器待时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
同心协德 唐·颜真卿《祭伯父豪州刺史文》:“与杲卿同心协德,亦著微诚。”
海枯见底 唐·杜荀鹤《感遇》:“海枯终见底,人死不知心。”
揭债还债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0回:“那才是揭债还债,窟窿常在。”
闻一知二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赐也何敢望回?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
此发彼应 清·陈天华《警世钟》:“各做各的,怎么行呢?一定是要互相联络,此发彼应才行。”
见雀张罗 《红梨记·踏月》:“则怕他指山卖磨,见雀张罗,满口儿如蜜钵,心如逝波。”
乐而不荒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其余皆数世之主也。子展其后亡者也,在上不忘降。印氏其次也,乐而不荒。”又《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哀而不愁,乐而不荒,用而不匮,广而不宜。”杜预注:“节之以礼。”
骑鹤上维扬 宋·孙惟信《阮郎归》:“许谁骑鹤上维扬,温柔和醉乡。”
东扯葫芦西扯瓢 柯蓝《浏河十八弯》:“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,抗旱就抗旱,怎么又发癫,想起去查账了。”
梧鼠之技 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‘南海圣人’,多方善疗,而梧鼠之技,不过于五,亦有时而穷矣。”
降妖捉怪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马神仙骑龙升天》:“闻说叶天师惯会降妖捉怪,明日便张天师吃鬼迷也。”
顷刻之间 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太祖记》:“纷纭而逼胁愈间,顷刻之间,安危莫保。”
走伏无地 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“蹊路断绝,走伏无地。”
回邪入正 隋·吉藏《三论玄义》卷下:“《百论》为回邪入正。”
化性起伪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性恶》:“故圣人化性而起伪,伪起而生礼义,礼义生而制法度。”
矜功不立 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故曰:'矜功不立,虚愿不至。'此皆幸乐其名,华而无其实德者也。”
偃武觌文 清·李振裕《祠阙里雅》:“偃武觌文,风行四国。”
锻炼罗织 鲁迅《端午节》:“可见如果将‘差不多说’锻炼罗织起来,自然也可以判作一种挟带私心的不平。”
迟徊不决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清廷预备立宪》:“为朝廷计,与其迟徊不决以启天下之疑,何如明示政纲以箝党人之口。”
怡神养性 明·归有光《上王中丞书》:“所以终日闭门,怡神养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