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场竿木的成语故事

拼音féng chǎng gān mù
基本解释喻偶尔凑凑热闹的人。语本《五灯会元·南岳让禅师法嗣·江西马祖道一禅师》:“竿木随身,逢场作戏。”
出处语出《五灯会元·南岳让禅师法嗣·江西马祖道一禅师》:“竿木随身,逢场作戏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逢场竿木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逢场竿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春光明媚 | 元 宋方壶《斗鹌鹑 踏青》套曲:“时遇着春光明媚,人贺丰年,民乐雍熙。” |
淫词艳曲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:“燕青再拜奏道:‘所记无非是淫词艳曲,如何敢伏侍圣上!’” |
鬼出电入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雷声雨降,并应无穷,鬼出电入,龙兴鸾集。” |
舍身求法 |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》:“我们从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。” |
不知纪极 | 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无厌之心,不知纪极。” |
置酒高会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汉王遂入彭城,收羽美人货赂。置酒高会。” |
能伸能缩 | 刘知侠《铁道游击队》第五章:“营长那宁折不弯的性格,在李正面前,就变成了能伸能缩的钢条。” |
耳鬓相磨 | 清 沈复《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》:“自此耳鬓相磨,亲同形影。” |
肉袒面缚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宋微子世家》:“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,肉袒面缚,左牵羊,右把茅,膝行而前以告。” |
冗词赘句 | |
乘风兴浪 | 清·容闳《西学东渐记》第十九章:“吴监督子登闻之,遂又乘风兴浪,思设法以破坏此留学事务所。” |
两意三心 | 许地山《无法投递之邮件》:“似怕人知道我们曾相识,两意三心,把旧时的好话都撇在一边。” |
语妙绝伦 | 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科场对》:“因对云:‘蒋径荒芜,大戛含冤呼大卞。姚墟榛莽,秋农一笑对秋吟。’语妙绝伦。” |
妍皮不裹痴骨 | 《晋书·慕容超载记》:“召见与语,超深自晦匿,兴大鄙之,谓绍曰:谚云‘妍皮不裹痴骨’,妄语耳。” |
不声不吭 | 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一章:“他不声不吭,唿地豁开人,带着一股风直向工程队对部走去。” |
如石投水 | 《列子 说符》:“白公问曰:‘若以石投水,何如?’孔子曰:‘吴之善没者能取之。’”三国 魏 李萧远《运命论》:“及其遭汉祖,其言也,如以石投水,莫之逆也。” |
六街三陌 | 元·郑廷玉《看钱奴》第二折:“恰便似玉琢成六街三陌,恰便似粉妆就殿阁楼台。” |
雀角鼠牙 | 《诗经 召南 行露》:“谁谓雀无角,何以穿我屋?……谁谓鼠无牙,何以穿我墉?” |
助人下石 | 鲁迅《三闲集·通信》:“对于他们,攻击的人又正多,我何必再来助人下石呢。” |
金相玉式 |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金相玉式,艳谥锱毫。” |
生功止过 |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赏有功,罚有罪,而不失其人,方在于明者也,非能生功止过者也。” |
至死靡它 | 《诗经 墉风 柏舟》:“之死矢靡它,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。” |
筚门圭窬 | 《礼记 儒行》:“儒有一亩之宫,环堵之室,筚门圭窬,蓬户瓮牖。” |
瞽言萏议 | |
雨宿风餐 | 宋·范成大《四明人董峄久居岳市乞诗》:“祝融峰下两逢春,雨宿风餐老病身。莫笑五湖萍梗客,海边亦有未归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