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不补失的成语故事

拼音dé bù bǔ shī
基本解释见“得不偿失”。
出处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逊传》:“权遂征夷州,得不补失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得不补失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得不补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秋高气爽 | 唐 杜甫《崔氏东山草堂》诗:“爱汝玉山草堂静,高秋爽气相鲜新,暗风吹乱蛩悲咽。” |
诚欢诚喜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刘盆子传》:“诚欢诚喜,无所恨也。” |
径情直行 | 《歇冠子 著希》:“夫义,节欲而治,礼,反情而辨者也。故君子径情而行也。” |
人生七十古来稀 | 唐 杜甫《曲江》诗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 |
格格不入 | 清 袁枚《寄房师邓逊斋先生》:“以前辈之典型,合后来之花样,自然格格不入。” |
震撼人心 | |
奉道斋僧 | 明·无名氏《锁白猿》第三折:“我也曾奉道斋僧,敬老怜贫,念寡恤孤。” |
身首分离 |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颐,首身分离,暴骨草泽。” |
横征暴敛 |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名目是规划钱粮,措置财赋,其实是横征暴敛,剥削脂膏。” |
年高德劭 | 宋 周必大《跋金给事彦亨文集》:“是秋某以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同在后省,见公直谅多闻,年高而德劭。” |
门禁森严 | 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林公馆门禁森严,进去不得。” |
攞袖揎拳 | 元 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,他每都叫吼吼攞袖揎拳。” |
乱语胡言 | 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一折:“省可里乱语胡言!” |
相得无间 | 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韩昌黎诗》:“一旦相遇,遂不觉胶之投漆,相得无间,宜其倾倒之至也。” |
干戈载戢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释滞》:“干戈载戢,繁弱既韬。” |
渴骥奔泉 | 《新唐书 徐浩传》:“尝书四十二幅屏,八体皆备,草隶尤工。世状其法曰:‘怒猊抉石,渴骥奔泉’云。” |
无父无君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杨氏为我,是无君也;墨氏兼爱,是无父也。无父无君,是禽兽也。” |
刀枪剑戟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七回:“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刽子手,刀枪剑戟,灿若霜雪。” |
如火燎原 | 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。” |
独行独断 | 郭希仁《从戎纪略》:“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‘四标’字样,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,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,调遣布置,独行独断。” |
往渚还汀 | |
兼览博照 | 《后汉书·胡广传》:“君以兼览博照为德,臣以献可替否为忠。” |
朝令夜遁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臧丈人昧然而不应,泛然而辞,朝令而夜遁,终身无闻。” |
无般不识 | |
神怒人弃 | 唐·柳泽《论时政书》:“权侔人主,威震天下,然怙侈灭德,神怒人弃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