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心乐意的成语故事

拼音ān xīn lè yì
基本解释指心情安定,满意,很愿意如此。
出处清 李渔《奈何天 逼嫁》:“嫁到我家,须要安心乐意,不许憎嫌丈夫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安心乐意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安心乐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可乘之机 | 《晋书 吕篡传》:“宜缮甲养锐,劝课农殖,待可乘之机,然后一举荡灭。” |
荒诞不经 | 明 张岱《家传》:“与人言多荒诞不经,人多笑之。” |
人道主义 | 老舍《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》:“真要是把老渔夫或船娘都喂了海鱼,未免有悖于人道主义。” |
肝脑涂地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大战十七,小战四十,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,父子暴骨中野,不可胜数。” |
实实在在 | 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40回:“八王就实实在在问话,孩儿也细细告诉了他,就求他请诏。” |
酸甜苦辣 |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无非为衣食奔走,图挣几文钱,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。” |
玉山倾颓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陆判》:“朱因竟日饮,遂不觉玉山倾颓,伏几醺睡。” |
鸿篇钜制 | 清·叶迁琯《吹网录·魏太和铜熨人款识》:“观察所征鸿篇钜制已多。” |
冬日夏云 | 宋·陈恬《程伯淳赞》:“本以正身,惟德温温,如冬之日,如夏之云。” |
说是道非 |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8卷:“我的父母没眼睛,把我嫁在这里,没来由教他来望,却教别人说是道非。” |
慧业文人 | 《宋书 谢灵运传》:“得道应须慧业文人,生天当在灵运前,成佛必在灵运后。” |
归正返本 | 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李特雄寿势志》:“上书劝寿归正返本,释帝称王。” |
不护细行 | 语出《书 旅獒》:“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。” 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观古今文人,类不护细行,鲜能以名节自主。” |
彝伦攸斁 | 《尚书·洪范》:“帝乃震怒,不畀洪范九畴,彝伦攸斁。” |
轻轻快快 | 毛泽东《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》:“目前根据地的情况已经要求我们褪去冬衣,穿起夏服,以便轻轻快快地同敌人作斗争。” |
应答如流 | 《晋书 张华传》:“华应对如流,听者忘倦。” |
撮科打哄 | 明 汤显祖《南柯记 漫遣》:“自家扬州城中有名的一个溜二便是。一生浪荡,半世风流。但是晦气的人家,便请我撮科打哄;不管有趣的子弟,都与他钻懒帮闲。” |
安乐窝 | 宋 邵雍《无名公传》:“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,不求过美,惟求冬暖夏凉。” |
极情纵欲 | 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贞观十五年》:“又曰:‘我为天子,极情纵欲,有谏者辄杀之,不过杀数百人,众自定矣。’” |
眉睫之利 | 清·龚自珍《乙丙之际塾议》:“图眉睫之利,不顾充要。” |
尊闻行知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曾子曰:‘尊其所闻,则高明矣;行其所知,则光大矣。’” |
撒痴撒娇 | 茅盾《参孙的复仇》:“觉得自己太没脸,也觉得人家对他只有虚情假意,所以撒痴撒娇,定要问个明白。” |
急风骤雨 | 章炳麟《五无论》:“至于神话,希腊、印度皆立男女二神,而急风骤雨则群指为天神战斗之事。” |
诗中有画 | 宋 苏轼《书摩诘〈蓝关烟雨图〉》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 |
海屋筹添 | 宋苏轼《东坡志林·三老语》:“尝有三老人相遇,或问之年……一人曰:‘海水变桑田时,吾辄下一筹,尔(迩)来吾筹已满十间屋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