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泄不漏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uǐ xiè bù lòu
基本解释犹言滴水不漏。形容说话慎密。
出处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回:“小小国都,城不高,池不深,被三国兵车,密密扎扎围得水泄不漏,城内好王害怕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水泄不漏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水泄不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谦谦君子 | 《周易 谦》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 |
甘拜下风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如此议论,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,真是家学渊源,妹子甘拜下风。” |
抛头露面 | 明 阮大铖《燕子笺 收女》第四十二卷:“人在乱离间,顾不得抛头露面。” |
完美无缺 | 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》:“小楷,微带行笔,共一百廿八行,前者十数行破裂者,而后幅完好无阙(缺)。” |
落花流水 | 唐 李群玉《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》诗:“兰浦苍苍春欲暮,落花流水思离襟。” |
长街短巷 | 《醒世恒言 卖郎独占花魁》:“[朱重]放下被窝等件,买巨锁儿锁了门,便往长街短巷,访求父亲。” |
鬼瞰高明 | 《隋书·裴肃传》:“窃见高熲以天挺良才,元勋佐命,陛下光宠,亦已优隆。但鬼瞰高明,世疵俊异,侧目求其长短者,岂可胜道哉!” |
知小言大 | 《新唐书·李道宗传》:“侯君集破高昌还,颇怨望。道宗尝从容奏言:‘君集知小言大,且为戎首。’……既而君集反,帝笑曰:‘如公素揣。’” |
萤窗雪案 | 《晋书 车胤传》:“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。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《初学记》卷二引《宋齐语》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” |
讲信修睦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” |
陈雷胶漆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雷义传》:“胶漆自谓坚,不如雷与陈。” |
阿姑阿翁 | 唐 赵璘《因话录》卷一:“郭暖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。尚父拘暖,自诣朝童结罪。上召而慰之曰:‘谚云:不痴不聋,不作阿家阿翁。’” |
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 | 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三三:“梅厂长这个人的能力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。” |
梧鼠技穷 | 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腾蛇无足而飞,梧鼠五技而穷。” |
萧规曹随 | 汉 扬雄《解嘲》:“夫萧规曹随,留侯画策,陈平出奇,功若泰山,响若阺隤。” |
略知皮毛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7回:“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,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,岂敢乱谈,贻笑大方!” |
矜愚饰智 | 庄周《庄子 山木》:“ 饰知(智)以惊愚。” |
曲意奉迎 | 清·采蘅子《虫鸣漫录》:“虽曲意奉迎,动辄得咎,人咸不平。” |
须眉交白 | 《庄子·渔父》:“有渔父者下船而来,须眉交白,被发揄袂。” |
宫墙重仞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譬之宫墙……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。” |
人财两失 | 《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遇夫》:“王三中了举,不久到了京,白白地要了玉堂春去,可不人财两失?” |
剪枝竭流 | 《魏书·高闾传》:“堰水先塞其源,伐木必拔其本,源不塞,本不拔,虽剪枝竭流,终不可绝矣。” |
坏裳为裤 | 《南史 刘穆之传》载,刘裕召刘穆之为主簿(军吏),穆之“坏布裳为裤”,往见刘裕。 |
论功行封 | 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汉五年,既杀项羽,定天下,论功行封。” |
舍生取谊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保身遗名,民之表兮。舍生取谊,亦道用兮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