裂裳裹足的成语故事

拼音liè cháng guǒ zú
基本解释裂:破裂;裹:包裹。指奔走急切。
出处南朝 梁 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是以耿介之士,疾其若斯,裂裳裹足,弃之长骛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裂裳裹足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裂裳裹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信口开河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你那里休聒,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。” |
天下为一 | 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今天下为一,春秋之义,王者无外,偃修封域中,而辞以出境何也。” |
无所事事 | 明 归有光《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》:“然每晨入部升堂,祗揖而退,卒无所事事。” |
大开眼界 | 唐 李濬《松窗杂录 楚儿》:“光业马上取笔答之曰:‘大开眼界莫言冤’。” |
秋毫之末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吾力足以举而钧,而不足以举一羽;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 |
切合实际 | 毛泽东《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》:“做一切工作,必须切合实际。” |
进退首鼠 | 宋·陈亮《与应仲实书》:“又思此别相见定何时,进退首鼠,卒以其所欲求正于仲实者而寓之书。” |
永不磨灭 | 郭沫若《创造者》:“你们是永不磨灭的太阳,永远高照着时间的大海。” |
屡试屡验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:“我祖上传得个落花返枝的法术,屡试屡验。” |
胆战心摇 |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惊变》:“呀,你道失机的哥舒翰,称兵的安禄山,赤紧的离了渔阳,陷了东京,破了潼关,唬得人胆战心摇。” |
好戴高帽 | 《北史·熊安生传》:“宗道晖好著高翅帽,大屐。州将初临,辄服以谒见。” |
不识好歹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6回:“你这泼猴,不识好歹!” |
欲速反迟 | 《论语 子路》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宋 刘克庄《答陈璘司户》:“老来怯酬唱,欲速反成迟。” |
忠贞不渝 | 郭小川《团泊洼的秋天》:“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;忠贞不渝,新美如画。” |
咆哮如雷 | 茅盾《子夜》:“曾沧海舞着那半段鸦片烟枪,咆哮如雷,一手抢起一只锡烛台,就又劈面掷过去。” |
反行两登 | 战国·卫·商鞅《商君书·徕民》:“此其损敌也,与战胜同实;而秦得之以为粟,此反行两登之计也。” |
茅屋采椽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艺文志》:“茅屋采椽,是以贵俭。” |
祥风时雨 | 晋·袁宏《后汉纪·章帝纪》:“夫人道得于下,则阴阳和于上,然后祥风时雨,覆被远方,则夷狄慕德重泽而至矣。” |
入火赴汤 | 《四游记·老君道教源流》:“入火赴汤,下地上天,灰身没命,愿随大仙。” |
琴断朱弦 | 清 洪昇《长生殿 幸恩》:“琴断朱弦,不幸文君早寡。” |
风吹日炙 | |
涕泗交下 | 唐 孙棨《北里志 天水仙哥》:“全贪其重赂,径入(南)曲追天水入兜舆中,相与至宴所,至则蓬头垢面,涕泗交下。” |
遂迷不寤 | 唐·元稹《拓村镇州制》:“如王迁凑遂迷不寤,诸道宜便进军,以时翦灭。” |
引决自裁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及罪至罔加,不能引决自财(裁)。” |
黄金失色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运退黄金失色,时来顽铁生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