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关人老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ù guān rén lǎo
基本解释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载:班超戍守西域,凡三十一年。年老思归,上和帝疏云: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原生入玉门关。”后以“玉关人老”借指久戍思归之情。
出处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载:班超戍守西域,凡三十一年。年老思归,上和帝疏云: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原生入玉门关。”《宋史·蔡挺传》:“[挺]在渭久,郁郁不自聊,寓意词曲,有‘玉关人老’之叹。”
玉关人老的典故
西汉时期,大将军班超奉命驻守西域边关,抵御匈奴等入侵,守边关31年,匈奴闻之胆颤心寒,不敢冒然出兵。班超年迈,思念中原的家人,于是上书汉和帝说: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愿生入玉门关。”汉和帝于是下诏召他回乡养老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玉关人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春冰虎尾 | 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|
骄傲自满 | 宋 王明清《挥麈后录》第八卷:“既登宥密,颇骄傲自满。” |
秤平斗满 | |
兰芝常生 | 汉·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朱桂黝儵于南北,兰芝阿那于东西。”注引:《礼年威仪》:“君乘金而王,其政平,则兰芝常生。” |
腥德发闻 | 汉·徐干《中论·虚道》:“是以辜罪昭著,腥德发闻,百姓伤心,鬼神怨痛。” |
春蛇秋蚓 | 明·宋濂《<史书会要>序》:“近世以来,徇末而忘本,濡毫行墨,春蛇秋蚓之连翩。” |
衣冠济济 | 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第12出:“自来不识恁底,平日我衣冠济济。” |
搔着痒处 | 唐 杜牧《读韩杜集》诗:“杜诗韩集愁来读,似倩麻姑痒处抓。” |
娇娇媚媚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0回:“众殿脚女都是演习就的,打扮得娇娇媚媚,上了岸,各照派定前后次第而立。” |
气吞河山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1章:“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,气吞河山,大旗指处,悍贼披靡。” |
变脸变色 | 《小说选刊》1981年第9期:“那知李尚尚一听,就变脸变色地发起脾气来。” |
东西南朔 | |
粉白黛绿 | 唐 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飘轻裾,翳长袖,粉白黛绿者,列屋而闲居。” |
有勇无谋 | 唐 陆贽《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》:“(王)武俊蕃种,有勇无谋。” |
骑驴风雪中 | |
云开雾释 | 清·张集馨《道咸宦海见闻录》:“千古名臣,每遭谗谤,而转瞬云开雾释,日光月华。” |
一蟹不如一蟹 | 宋 苏轼《艾子杂说》:“艾子行于海上……艾子喟然叹曰:‘何一蟹不如一蟹也!’” |
自刽以下 | 《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为之歌陈,曰:'国无主,其能久乎?'自刽以下无讥焉。” |
东床之选 | 五代·危德兴《寻阳长公主墓志》:“潜应坦腹之姿,妙契东床之选。” |
临机立断 | 明·唐顺之《条陈海防经略事疏》:“访得淮扬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英敏多谋,临机立断,运筹足以破鬼夷之算,贾勇足以汗懦将之颜。” |
云愁海思 | 唐·李白《飞龙引》之一:“骑龙飞上太清家,云愁海思令人嗟。” |
即物穷理 | |
贪欲无艺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及桓子骄泰奢侈,贪欲无艺。” |
挑字眼儿 | |
毛发悚然 | 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戴监生》:“戴监生偷听到两个鬼的一番议论,议论中居然提到他。戴骤聆至此,毛发悚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