魂惊胆落的成语故事

拼音hún jīng dǎn luò
基本解释形容惊恐万分。
出处《敦煌变文集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》:“目连虽是圣人,亦得魂惊胆落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魂惊胆落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魂惊胆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风言影语 | 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致赵秋舲书》:“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,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,风言影语,莫识来因,一介鲰生,何忌何惜!” |
目眩心花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任道元抬头起来看见,惊得目眩心花,魂不附体。” |
鸡口牛后 | 《战国策·韩策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” |
惴惴不安 | 《诗经 小雅 小宛》:“惴惴小心,如临于谷。” |
高世骇俗 | |
弦外之音 | 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三卷:“故言尽而意亦止,绝无弦外之音,味外之味。” |
槁木死灰 | 庄周《庄子 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 |
心灵手巧 | 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栖真》:“香姐心灵手巧,一捻针线,就是不同的。” |
同气连枝 | 南朝梁·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孔怀兄弟,同气连枝。” |
白昼见鬼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龙香嘻的一笑道:‘白日见鬼!枉着人急了这许多时。’” |
与天地同寿 | 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原·涉江》:“登昆仑兮食玉英,与天地兮同寿,与日月兮同光。” |
大吃大喝 | 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七回:“蒋爷苦劝,自己端起酒杯,大吃大喝,连说带笑。” |
豁然开悟 | 晋·无名氏《莲社高贤传·慧远法师》:“初闻安师讲《般若经》,豁然开悟,叹曰:‘九流异议,皆糠秕耳。’” |
蹙蹙靡骋 | 《诗经 小雅 节南山》:“我瞻四方,蹙蹙靡所骋。” |
气壮理直 | 义侠《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》:“法人无端废约于先,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,气壮理直,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。” |
天下鼎沸 | 三国·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由是天下鼎沸,奸凶并争。” |
节变岁移 | 唐·牛肃《纪闻·牛应贞》:“今节变岁移,腊冬春首,照晴光于效甸,动暄气于梅柳,水解冻而绕轩,风扇和而入牖。” |
桃花薄命 | 清·阮大铖《燕子笺·写象》:“诸般不象,只是桃花薄命流终平康也,也与他出塞的苦没甚差别。” |
掩口胡卢而笑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视成所蓄,掩口胡卢而笑。” |
风回电激 | 唐·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打球》:“玄宗东西驱突,风回电激,所向无前。” |
伶牙利齿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20回:“袭人本来老实,不是伶牙利齿的人,薛姨妈说一句,他应一句。” |
刀俎馀生 | |
沿门持钵 | 明·高攀龙《讲义·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》:“若天分之我不承受,此家当,我却无分了,便至沿门持钵,仰息他人。” |
历世摩钝 | |
千仇万恨 | 明·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:“与君一把无名火,烧尽千愁万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