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穷恤贫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èn qióng xù pín
基本解释救济贫穷的人。
出处《明史·王越传》:“睦族敦旧,振穷恤贫,如恐不及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振穷恤贫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振穷恤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愤世疾俗 | 鲁迅《热风·随感录三十八》:“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,又为庸众所不懂,所以愤世疾俗,渐渐变成厌世家,或‘国民之敌’。” |
近水楼台先得月 | 宋 俞文豹《清夜录》:“范文正公镇钱唐,兵官皆被荐,独巡检苏麟不见录,乃献诗云:‘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。’公即荐之。” |
忠孝节义 |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民知有忠孝节义,不知妄作邪为。” |
藏踪蹑迹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4回:“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,从芦苇中间,藏踪蹑迹,直到寨边,拨开鹿角,径奔中军。” |
渺无人烟 | 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47回:“不上一月,将淮北千里,扫荡个渺无人烟。” |
金尽裘弊 | 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,黑貂之裘弊,黄金百斤尽。” |
沙鸥翔集 | |
深切着明 | |
肤浅末学 | 晋·范宁《春秋梁传集解序》:“释《谷梁传》者,虽近十家,皆肤浅末学,不经师匠。” |
寒底捞月 | 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:“我若今日见你呵,将你活剁做两三截,你要活时恰似井底捞明月。” |
摇头不算点头算 | 老舍《茶馆》:“你看,姑娘一过门,吃的是珍馐美味,穿的是绫罗绸缎,这不是造化吗?怎样,摇头不算点头算,来个干脆的!” |
成败得失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步骘传》:“成败得失,皆如所虑,可谓守道见机,好古之士也。” |
视死如饴 | 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四折:“蒯彻本以口舌从事,与武涉同时,为主其心,吠尧何罪,甘赴鼎镬,视死如饴,诚壮士也。” |
言听事行 | 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言听事行,则如师徒之势。” |
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窃人之财,犹谓之盗,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。” |
东望西观 | 《再生缘》第十一回:“这边受专心等,东望西观只候临。” |
深文巧诋 | 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,陷人于罪。” |
濯缨弹冠 | 《艺文类聚》第35卷:“今大道既隐,子生末季,沉溺流俗,眩惑名位,濯缨弹冠,谘诹荣贵。” |
重纰貤缪 | 语本《文选·左思〈魏都赋〉》:“兼重悂以胣缪。”李善注:“言既重其悂,而又累其缪也。” |
艳如桃李,凛若冰霜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又是两个绝代女子,一个艳如桃李,凛若冰霜;一个裙布钗荆,端庄俏丽。” |
同床共寝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61回:“殊不知我与罗郎虽同床共寝两月,而此身从未沾染,此心可对天日。” |
足趼舌敝 | 清·叶廷琯《吹网录·宁古塔纪略》:“至汉槎赐环之事,桭臣言同社诸公,如宋右之相国……固不忘故旧,而其中足趼舌敝,以成兹举者,则大冯三兄之力居多。” |
破浪乘风 | 《宋书·宗悫传》:“悫少时,炳问其志。悫答曰:‘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’” |
衣冠赫奕 | 唐·杨炯《司兵参军陇西李宏赞》:“李宏门胄,衣冠赫奕。气蕴风霜,心如铁石。” |
载一抱素 | 王旡生《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》:“珞珞雪芹,载一抱素。八斗奇才,千秋名著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