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其颓的成语故事

拼音tài shān qí tuí
基本解释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。
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上》:“泰山其颓乎!梁木其坏乎!哲人其萎乎!”
暂未找到成语泰山其颓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泰山其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自强不息 |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 |
进俯退俯 | |
诚欢诚喜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刘盆子传》:“诚欢诚喜,无所恨也。” |
爱别离苦 | 《瑜伽师地论》第61卷:“何云何爱别离苦?当知此苦,亦由五相。” |
开心见诚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马援传》:“且开心见诚,无所隐伏,阔达多大节,略与高帝同。” |
畅所欲言 | 清 方苞《游丰台记》:“少长不序,卧起坐立,惟所便人,畅所欲言,举酒相属,向夕犹不能归。” |
去泰去甚 | 《老子》第二十九章:“是以圣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。”《韩非子·扬权》:“故去甚去泰,身乃无害。” |
说好说歹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6回:“我赶眼错就走出来,还要拦阻,又说好说歹,放了我来。” |
不贪为宝 | 《左传 襄公十五年》,我以不贪为宝,尔以玉为宝,若以与我,皆丧宝也。 |
一蹴而成 | 邹韬奋《什么事不可能》:“赖奥维一九○三年的飞机也还不是一蹴而成的。” |
独有千秋 | 清·张履《学箴示诸生》:“何穷何通?何得何丧?独有千秋,斯志必抗。” |
指破迷团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十九回:“玉蟾道:‘妹子也疑这个托字不妥,今听姐姐之言,真是指破迷团,后人受益不浅。’” |
江汉朝宗 | 《尚书·禹贡》:“江汉朝宗于海。” |
白面儒生 | 《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》:“温详之徒,皆白面儒生,乌合为群,徒恃长河以自固;若大军济河,必望旗震坏,不待战也。” |
生杀予夺 | 《周礼 春官 内史》:“五曰杀,六曰生,七曰予,八曰夺。” |
山崩钟应 | 南朝 宋 刘敬叔《异苑》第二卷:“此蜀郡铜山崩,故钟鸣应之耳。” |
涨啮城郭 | 《渊鉴类函·汉四》:“张柬之授襄阳刺史,会汉水涨啮城郭,柬之因垒为堤,以遏湍怒。” |
鼠撺狼奔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6回:“北京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撺狼奔,一家家神号鬼哭。” |
炙鸡絮酒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徐稚传》:“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,不就。及琼卒归葬,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,设鸡酒薄祭,哭毕而去。不告姓名。” |
噬脐无及 | 唐·高彦休《唐阙史·卢相国指挥镇州事》:“一失其机,噬脐无及。” |
撮盐入水 | 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有鬼有鬼,撮盐入水,太上老君,急急如律令,欶。” |
燕金募秀 | 宋·范仲淹《上张侍郎启》:“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,蔡屣延才,铎宣百世之文,旌集四方之善。” |
返朴还真 | 《人民日报》1961.8.19:“就连那位声‘美言不信’,力主返朴还真的老聘,在他自己写《道德经》的时候,又何尝不运用精妙的语言来著书立说,可见他也并不反对真正美的文采。” |
赃私狼藉 | 《晋书 会稽文孝王道子传》:“[茹千秋]其子寿龄为乐安令,赃私狼藉,畏法奔逃,竟无罪恶罚,傲然还县。” |
钟仪楚奏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文子曰:‘楚囚,君子也一乐操土风,不忘旧也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