僵李代桃的成语故事

拼音jiāng lǐ dài táo
基本解释比喻代人受罪过或以此代彼
出处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胭脂》:“彼逾墙钻隙,固有玷夫儒冠;而僵李代桃,诚难消其冤气。”
僵李代桃的典故
从前有兄弟五人都是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因为得到皇帝赏识,当上了侍中郎,过上奢华的生活。兄弟中一人犯法,其他的则互相倾轧。有人就用诗评判:“桃生露井上,李树在桃傍,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!”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僵李代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算无遗策 |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 |
池鱼之殃 | 《剪灯新话 三山福地传》:“汝宜择地而居,否则恐预池鱼之殃。” |
杀一儆百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尹翁归传》:“其有所取也,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,恐惧改行自新。” |
回光返照 | 元·杨景贤《刘行首》第三折:“弃死归生,回光返照。” |
曲突徙薪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》:“曲突徙薪无恩泽,焦头烂额为上客。” |
香火因缘 | 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自立门户 |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1回:“要称我的心,除非自立门户。” |
力排众议 | 宋 苏辙《上皇帝书》:“臣以不识忌讳,得罪于有司,仁宗哀其狂愚,力排众议,使臣得不遂弃于世。” |
舆人之诵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听舆人之诵。” |
雕玉双联 | 唐·白居易《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》诗:“寸截金为句,双雕玉作联。” |
交际花 | 罗广斌《红岩》第三章:“还有几个很少上班的女同事,都是凭裙带关系进厂的交际花一般的女人。” |
高枕而卧 | 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事秦,则楚韩必不敢动;无楚韩之患,则大王高枕而卧,国必无忧矣。” |
勇者不惧 | 《论语 子罕》:“子曰:'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'” |
埋没人才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34回:“如此佳人,当日把他误作男装,若非孤家看出,岂非埋没人才。” |
请功受赏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3回:“请这一杯酒,明日与令堂拜寿之后,就有陈达、牛金与兄长请功受赏。” |
隳节败名 | |
推情准理 | 《魏书·礼志》:“假使八世,天子乃得事七;六世,诸侯方通祭五;推情准理,不其谬乎!” |
立少观多 |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七法》:“立少而观多,则天下怀之矣。” |
大卸八块 | 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35回:“豁肚子咧!要开膛咧!迟一会还要大卸八块呢!” |
仪静体闲 | 三国魏·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环姿艳溢,仪静体闲。” |
诛故贳误 | 汉·王充《论衡·答佞》:“故曰:刑故无小,宥过无大。圣君原心省意,故诛故贳误。” |
磊落飒爽 | 梁启超《袁崇焕传》第七节:“不然,以磊落飒爽之袁督师,而何以自危至是。” |
西风落叶 | 唐·贾岛《忆江上吴处士》:“秋风吹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” |
砲龙烹凤 | |
千形万态 | 梁启超《慧观》:“各自占一世界,而各自谓世界之大,已尽于是,此外千形万态,非所见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