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暗花明的成语故事

拼音liǔ àn huā míng
基本解释绿柳成荫、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。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。
出处宋 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诗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
柳暗花明的典故
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。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,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,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。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,不断上书皇帝,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,不务正业,皇帝偏听偏信,结果陆游被弃。
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,回到老家绍兴闲居。一天,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,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,都热情地接待他,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。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,他诗兴大发,写下诗篇《游山西村》。诗中有这样两句: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诗句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,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境。“柳暗花明”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;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,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柳暗花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格古通今 | 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四折:“贤才抱德隐田园,格古通今众所传。今番诏取为官后,保祚皇图亿万年。” |
闯荡江湖 |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60回:“老英雄马元章在外面闯荡江湖数十年,永远不跟绿林人搭过伴。” |
千疮百孔 | 清 李渔《意中缘 毒饵》:“虽然得些润笔之资,以助薪水,究竟这千疮百孔,那里补救得来。” |
一心无二 | 《旧唐书 张巡传》:“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,一心无二,经年乏食,忠义不衰。” |
和气致祥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刘向传》:“和气致祥,乖气致异。” |
明正典刑 | 宋 吕颐浩《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》:“如是托疾,自当明正典刑;如委实抱病,伏望天慈,放臣闲退。” |
倒峡泻河 | 《平山冷燕》第九回:“只那一枝笔,拈在手中,便如龙飞凤舞,落在纸上,便如倒峡泻河,真有扫千军万马之势。” |
嗟悔亡及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夫以人之死争胜,跌而不振,则悔之亡及矣。” |
月貌花庞 | 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四折:“对月貌花庞,饮玉液琼浆。” |
寄迹山林 |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四回:“虽欲寄迹林泉,不但不敢,亦且不忍。” |
长篇累牍 | 清 黄宗羲《陈令升先生传》:“高会广座,有所征引,长篇累牍,应口吟诵。” |
砥节厉行 | 汉·蔡邕《郭有道碑文》:“若乃砥节厉行,直道正辞。” |
珠玉在侧 | 《晋书 卫玠传》:“玠风神秀异,骠骑,将军王济,玠之舅也,每见玠辄曰:‘珠玉在侧,觉我形秽。’” |
打凤牢龙 | 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三折:“安排下打凤牢龙,准备着天罗地网,也不是待客筵席,则是个杀人、杀人的战场。” |
菟裘归计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公曰:‘为其少故也,吾将授之矣。使营菟裘,吾将老焉。” |
仗气直书 | 《陈书·后主纪》:“其有负能仗气,摈压当时,……亦宜去此幽谷,翔兹天路。” |
愤不欲生 | 明·史可法《史忠正公集·四·祭庐州殉难官绅士民文》:“余闻报淮上,悲愤不欲生。” |
曳裾王门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邹阳传》:“饰固陋之心,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?” |
道尽涂穷 | 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私意自试,必不能堪其所不乐,自卜已审,若道尽涂穷,则已耳。”《晋书·嵇康传》作“道尽途殚”。 |
漫藏诲盗 | 《易 系辞上》:“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。” |
冰壶玉衡 | 唐·杜甫《寄裴施州诗》:“金钟大镛在东序,冰壶玉衡悬清秋。” |
红颜绿鬓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但见它虽则随常装束,却是红颜绿鬓,俏丽动人。” |
痴痴迷迷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0回:“终日痴痴迷迷,愁眉泪眼。” |
公道大明 | 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侯官县烈女歼仇》:“郡中缙绅、耆老、邻里,公书公呈,一齐并进,公道大明。” |
玉石俱摧 | 《晋书·索綝传》:“孤恐霜威一震,玉石俱摧,又《慕容德载记》:“脱履机不发,必玉石俱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