斧钺之诛的成语故事

拼音fǔ yuè zhī zhū
基本解释钺:古代兵器,像大斧;诛:杀戮,杀死。用斧、钺杀人的刑罚。泛指死刑。
出处《庄子 至乐》:“庄子之楚,见空髑髅髐然有形,撽以马捶,因而问之曰:'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?将子有亡国之事、斧钺之诛而此乎?'”
暂未找到成语斧钺之诛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斧钺之诛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鹰睃狼顾 | 《天雨花》第二一回:“鹰睃狼顾为非善,柳黛蛾眉杀气横。” |
头昏眼花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3卷:“一气气得头昏眼花,饮食多绝了。” |
不关紧要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51回:“此事也不关紧要,因而吩咐祁知府从宽办结。” |
狗猛酒酸 |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七卷:“人有市酒而甚美者,置表甚长,然至酒酸而不售。问里人其故?里人曰:‘公之狗甚猛,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,狗辄迎而吠之,是以酒酸不售也。’” |
百年偕老 | 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七卷:“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,谁指望是他没下梢。” |
望风披靡 | 汉 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应风披靡,吐芳扬烈。” |
安份守己 | 李劼人《天魔舞》第17章:“所以我们对于空子,应该广劝他们安份守己的好。” |
民殷财阜 | 汉·扬雄《法言·孝至》:“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,明道信义。” |
击其不意 | 《孙子·虚实》:“行千里而不劳者,行于无人之地也。”三国·魏·曹操注:“出空击虚,避其所守,击其不意。” |
死而复苏 | 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九圣奇鬼》:“地狱百毒,汤镬锉硾,随索随见,鬼形糜碎,死而复苏屡矣。” |
下笔如神 | 《旧唐书 陆贽传》:“其于议论应对,明练理体,敷陈剖判,下笔如神,当时名流,无不推挹。” |
逞娇斗媚 | 清·王韬《淞滨琐话·谈艳上》:“于中绮罗结队,粉黛成云,莫不尽态极妍,逞娇斗媚。” |
东撙西节 | 郭沫若《塔·万引》:“他在这样踌蹰时,他的家计却一天一天地逼迫拢来了,亏他的夫人挖肉补疮,东撙西节地还能勉强维持着。“ |
头晕眼花 |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八十七回:“方才外边的人,也都有些头晕眼花,闻了这香气,就清爽了许多。” |
金针度人 | 元 金好问《论诗》诗:“鸳鸯绣了不教看,莫把金针度与人。” |
一世龙门 | 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李元礼风格秀整,高自标持,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,后进之士,有升其堂者,皆以为登龙门。”《晋书·王衍传》:“朝野翕然,谓之‘一世龙门’矣。” |
游侠骑士 | |
翠围珠绕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十六回:“听一派凤管鸾箫,见一簇翠围珠绕。” |
群芳竞艳 | 明·赵弼《青城隐者记》:“时值仲春,群芳竞艳,百卉争妍。” |
银屏金屋 | 清·龚自珍《定风波》词:“须信银屏金屋里,一例,琪花不称槛前栽。” |
尘垢秕糠 |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是其尘垢秕糠,将犹陶铸尧舜者也。” |
遗魂亡魄 |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大成若缺》:“遗魂亡魄,休精息神。” |
东张西觑 |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只见前面一个人摇摆将来,见张贡生带了一伙家人东张西觑,料他是个要嫖的勤儿没个帮的人,所以迟疑。” |
至戚世交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6回:“愚兄老拙株守,两家至戚世交,只和老弟气味还投合的来。老弟的儿子,就是我的儿子一般,我怎不尽心教导?” |
急脉缓受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5回:“要不急脉缓受,且把邓翁的话撇开,先治他这个病源,只怕越说越左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