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一说十的成语故事


指一说十

拼音zhǐ yī shuō shí

基本解释指着一说成是十。形容存心夸大事实。

出处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0回:“如今把他的锁扭开,明日未必不指一说十,讲那‘走了鱼儿是大的’话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指一说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指一说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引经据典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荀爽传》:“爽皆引据大义,正之经典。”
金钗十二 南朝梁·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”
白璧微瑕 南朝 梁 萧统《<陶渊明集>序》:“白璧微瑕,惟在《闲情》一赋。”
死亡枕藉 朱自清《执政大屠杀记》:“那时前后都有枪弹,人多门狭,前面的枪又极近,死亡枕藉。”
压肩叠背 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回:“江州府看的人,真乃压肩叠背,何止一二千人。”
阿谀取容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杨秉传》:“其阿谀取容者,则因公褒举,以报私惠;有忤逆于心者,必求事中伤,肆其凶忿。”
辜恩背义 宋·乐史《绿珠传》:“今为此传,非徒述美丽,窒祸源,且欲惩戒辜恩背义之类也。”
上援下推 《礼记·儒行》:“適弗逢世,上弗援,下弗推,谗谄之民,有比党而危之者。”
自崖而反 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君其涉于江而浮于,望之而不见其崖,愈往而不知其所穷,送君者皆自崖而反,君自此远矣”
甘泉必竭 《逸周书·周祝解》:“肥豕必烹,甘泉必竭,直木必伐。”
凛如霜雪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只是她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,对了光儿好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,晃得人胆气生寒,眼光不定。”
变动不居 《易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之为书也不可远;为道也,屡迁,变动不居,周流六虚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阴阳六爻更互变动,不恒居一体也。”
丹心赤忱 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广大读者爱护支持的文化堡垒》:“劳瘁心力,忍饥耐寒,对于国内外读者竭诚服务的一片丹心赤忱凝结而成的!”
富贵安乐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0回:“今日富贵安乐,从何而来?早晚将些金银,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,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。”
含仁怀义 汉·刘向《说苑·辨物》:“故麒麟麕首牛尾,圆顶一角,含仁怀义。”
微察秋毫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夫照镜子见眸子,微察秋毫,明照晦冥。”
跗萼载韡
龙伸蠖屈 南朝·陈·徐陵《玉台新咏》序:“三台妙迹,龙伸蠖屈之书;五色华笺,河北胶东之纸。”
顺人者昌,逆人者亡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申屠刚传》:“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,而以万物为心。顺人者昌,逆人者亡,此古今之所共也。”
仓卒之际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文士传》:“天下大乱,豪杰并起,在仓卒之际,强弱未分。”
从轻发落 明 李贽《与周友山书》:“想仲尼不为已甚,诸公遵守孔门家法,决知从宽发落、许其改过自新无疑。
居不重茵 晋 陈元达《谏起仪楼》:“故身衣大布,居不重茵。”
滚鞍下马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1回:“良久,见一员小将,白袍银铠,滚鞍下马。”
临渊结网 明·杨珽《龙膏记·游仙》:“早办个凤想仙缘,休等待临渊结网,只落得月缺花残。”
凤箫鸾管 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大宋毕姻》:“歌动迎仙,声袅凤箫鸾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