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重泰山的成语故事


恩重泰山

拼音ēn zhòng tài shān

基本解释恩情深厚,比泰山还重。

出处宋·刘攽《彭城集·次韵孙少述二首》:“君思重泰山,未有毫发酬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恩重泰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恩重泰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,哥哥是好人。”
金玉满堂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九章:“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”
小心眼儿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47回:“我知道你只是贪懒,那有这些小心眼儿。”
殴公骂婆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9回:“偏他至不贤惠,殴公骂婆,打邻毁舍,降汉子,比凡人不同。”
浑浑噩噩 汉 扬雄《法言 问神》:“虞夏之《书》浑浑尔,《商书》灏灏尔,《周书》噩噩尔。”
百年之业 东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国藉十世之基,家承百年之业。”
琅琅上口 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自幼即喜识字,授以唐诗,琅琅上口。”
打定主意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七回:“打定主意,就把自己狎妓旷职的缘由,详细叙述,参了一本,果然奉旨革职。”
动人心魄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4回:“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,越是夜色已深,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,凄清委婉,动人心魄。”
循次而进 唐·韩愈《答窦秀才书》:“操数寸之管,书盈尺之纸,高可以钓爵位;循次而进,亦不失万一于甲科。”
老而不死 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幼而不孙弟,长而无述焉,老而不死是为贼。”
一口同声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六回:“因天时尚早,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,竟是一口同声说好。”
弹尽粮绝 宋 魏了翁《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》:“血战三日夜,矢尽援绝,遂死之。”
化腐为奇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臭腐复化为神奇,神奇复化为臭腐。”
无恶不造 《百喻经·诈言马死喻》:“然杀众生,加诸楚毒,妄自称善,无恶不造,如彼愚人。”
人千人万
酝藉风流 《旧唐书·权德舆传》:“动作语言,一无外饰,酝藉风流,为时称向。”
豕食丐衣 清·唐甄《潜书·孝功》:“观其境内,冻饿僵死犹昔也,豕食丐衣犹昔也。”
比手画脚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九章:“他像个大总管,率领所有人员从前庭到后院,比手画脚地指点了半个钟头。”
三步两脚 周立波《民兵》:“她靸着鞋子,三步两脚赶到侧铺的跟前。”
求生害仁 语出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响不辞声 汉·刘向《说苑·杂言》:“响不辞声,鉴不辞形,君子正一,而万物皆成。”
犬马之疾 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值余有犬马之疾,不能究其精详。”
飞砂扬砾 《元史·顺帝纪十》:“京师大风自北起,飞砂扬砾,白日昏暗。”
三谏之义 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