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人涂炭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ēng rén tú tàn
基本解释涂炭:烂泥和炭火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。
出处北周·庾信《伤心赋》:“在昔金陵,天下丧乱,王室版荡,生人涂炭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生人涂炭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生人涂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仗势欺人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他凭师友,君子务本;你倚父兄,仗势欺人。” |
雨零星散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九回:“[张清、王英]杀散左哨军兵,如摧枯拉朽的直冲进来,杀得贼兵四分五裂,七断八续,雨零星散,乱窜奔逃。” |
催人泪下 |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八章:“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,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……” |
曾经沧海 | 唐 元稹《离思》诗: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” |
达士通人 | 宋·陆游《雍煕请机老疏》:“伏望尊官长者,达士通人,共燃续慧命灯,不惜判虚空笔,起难遭想,结果胜缘。” |
海北天南 | 唐·刘禹锡《送别四十六首·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》:“昔年意气结群英,几度朝回一字行。海北天南零落尽,两人相见洛阳城。” |
百川赴海 | 《朱子语类·卷二·理气下》:“百川赴海而海不溢。” |
左右亲近 | 宋·苏辙《为兄轼下狱上书》:“况立朝最孤,左右亲近,必无为言者。” |
面红耳热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,见了一个陌生人,也要面红耳热的。” |
易于反掌 | 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;变所欲为,易于反掌,安于泰山。”唐·冯用之《机论上》:“一得一失,易于反掌,一兴一亡,疾如旋踵,为国家者可不务乎?” |
无所重轻 | 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:“我想一去不知道甚时才能回来(生命于我无所重轻),暂时须得像永告诀别似的,完一番‘人间的’手续。” |
天真烂缦 | 茅盾《虹》:“她那种抢先说话的脾气、顽皮的举动,处处都露出天真烂缦。” |
刚克消亡 | |
蕉鹿之梦 |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郑人有薪于野者,……,覆之以蕉,不胜其喜。” |
触目经心 | 明·何大复《感春》诗:“风光物色元非恶,触目经心偏苦情。” |
知音识曲 | 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·秋胡行》:“有美一人,婉如清扬。知音识曲,善为乐方。” |
日月如梭 | 宋 高登《东溪集 朱黄双砚》:“日月如梭,文籍如海,探讨不及,朱黄敢怠。” |
调和鼎鼐 | 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果闻勿药之喜,更喜调鼎之功。” |
铸山煮海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吴王濞列传》:“吴有豫章郡铜山,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,煮海水为盐。” |
笼络人心 | 《宋史 胡安国传》:“自蔡京得政,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,超然远迹不为所污如安国才实鲜。” |
盱衡大局 | |
软硬不吃 | 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三章:“侯扒皮,软硬不吃。” |
褚小怀大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至乐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怀大,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 |
黼蔀黻纪 | 清·龚自珍《阮尚书年谱第一序》:“黼蔀黻纪,相一人而寿世,为百族之福宗。” |
织当访婢 | 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“治国如治家,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陛下今欲伐国,而与白面书生谋之,事何由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