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之有物的成语故事


言之有物

拼音yán zhī yǒu wù

基本解释物:指内容。说话或写文章内容具体。

出处《周易 家人》:“君子以言有物,而行有恒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言之有物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言之有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挑三拣四 徐特立《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》:“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,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!”
德重恩弘 唐·韩愈《袁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显荣频烦,称效寂蔑,又蒙赦其罪累,授以方州,德重恩弘。”
口说无凭 元 乔吉《扬州梦》第四折:“咱两个口说无凭。”
颠鸾倒凤 金 元好问《促拍丑奴儿 学闲闲公体》词:“无情六合乾坤里,颠鸾倒凤,撑霆裂月,直被消磨。”
公公婆婆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4回:“咱们九个心里孝顺,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,所以公公婆婆老了,只说他好,这委屈向谁诉去?”
李广未封 唐·杜甫《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》:“但见文翁能化俗,焉知李广未封侯。”
整整截截 宋·曾敏行《独醒杂志》卷八:“入其门,升其堂,整整截截,动有条理。”
彼竭我盈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庄公十年》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”
海内无双 汉·东方朔《答客难一首》:“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,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,则可谓博闻。”
惟妙惟肖 宋 岳珂《英光堂帖赞》:“永之法,妍以婉,(米)芾之体,峭以健。马牛其风,神合志通;彼妍我峭,惟妙惟肖。”
德隆望尊 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;“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”
匿影藏形 元 高文秀《黑旋风》:“我只是吞声忍气,匿迹潜形。”
心荡神迷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八回:“阳衍正在心荡神迷,一闻此语,慌忙接过芍药道:'承女郎见爱,何福能消!但未识芳闺何处?'”
毛发皆竖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六回:“猛然间听的呼呼风响,杨忠觉得毛发皆竖,连忙起身,手掣宝剑。”
峣峣易缺 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“常闻语曰:‘峣峣者易缺,皦皦者易污。’”
不揣冒昧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4回:“晚生还有一句话,不揣冒昧,合老世翁商议。”
捻土焚香 元·孟汉卿《魔合罗》第一折:“我这里捻土焚香画地炉,我拜罢也忙瞻顾,多谢神灵佑护。”
墙花路柳 明·高明《二郎神·秋怀》套曲:“风流。恩情怎比,墙花路柳?记待月西厢,和你携素手。”
哀天叫地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平儿、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,贾政心中也有些烦难,顾了这里,丢不下那里。”
一唱百和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那也是承了乾、嘉极盛之后,不得不另辟蹊径,一唱百和,自然地成了一时风气了。”
高不辏,低不就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所以高不辏,低不就,那些做媒的,见这两个老人家难理会,也有好些不耐烦,所以亲事越迟了。”
随侯之珠 《文士传》:“随侯之珠,烛众士之好,南垠之金,登窈窕之首。”
一钵一瓶 宋·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》:“一葛一裘经岁,一钵一瓶终日,老子旧家风。”
反本还原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1回:“连服一二次,方才反本还原,知得人事。”
饮恨而死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章:“他平日也常以岳少保自期,可是岳少保饮恨而死,并未能挽既倒之狂澜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