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方呼应的成语故事


八方呼应

拼音bā fāng hū yìng

基本解释八方:四面八方。形容各方面互相呼应;彼此配合。

出处毛泽东《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》:“上下串连,八方呼应,以天下大乱、取而代之、逐步实行、终成大业为时局估计和最终目的者,到底只有较少人数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八方呼应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八方呼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离本趣末 汉 徐幹《中论 考伪》:“以此毒天下之民,莫不离本趣末,事以伪成。”
不言而喻 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根于心,其生色也;晬然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
为鬼为蜮 《诗经 小雅 何人斯》:“为鬼为蜮,则不可得。”
学有专长 谢觉哉《心病还得心药医》:“难道他们都比你‘学有专长’吗?”
白昼见鬼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龙香嘻的一笑道:‘白日见鬼!枉着人急了这许多时。’”
休休有容 《尚书 秦誓》:“其心休休焉,其如有容。”
杯蛇鬼车 《水浒传》第九五回:“况我兵惊恐,凡杯蛇鬼车,风兵草甲,无往非撼志之物。”
粉饰门面 周恩来《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——新专制主义》:“各级参议会、新县制等,都是粉饰门面的欺人摆设。”
三省吾身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’”
一家眷属 清·康有为《广艺双楫·本汉》:“《孔庙》、《曹全》是一家眷属,皆以风神逸宕胜。”
元方季方 东汉陈寔有子陈纪字元方、陈谌字季方,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。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,争之不能决,问于陈寔,寔曰:“元方难为兄,季方难为弟。”事见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。
偃武息戈 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“嚣(隗嚣)不及此时推危乘胜,以争天命,而退欲为西伯之事,尊章句,宾友处士,偃武息戈,卑辞事汉,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。”
为国捐躯 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39回:“为国捐躯赴战场,丹心可并日争光。”
风从虎,云从龙 《周易 乾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。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
不舍昼夜 春秋 孔子《论语 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‘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
闷在鼓里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坐井观天,闷在鼓里,怎么行?”
占着茅坑不拉屎 邓小平《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》:“这样的领导干部,索性请他好好休息,不然占着茅坑不拉屎怎么行?”
浩浩漫漫
重足累息 《梁书·柳忱传》:“朝迁狂悖,为恶日滋,顷闻京师长者,莫不重足累息。”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卷第一百七十三:“于是内外恐怖,人不自安,皆求苟免,莫有固志,重足累息,以逮于终。”
掴打挝揉 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都是些绵中刺笑里刀,那一个出得他掴打挝揉。”
浮萍浪梗 元·乔吉《扬州梦》楔子:“博着个甚功名,教俺做浮萍浪梗,因此上意懒出豫章城。”
痛饮狂歌 唐·杜甫《赠李白》:“痛饮狂歌空度日。”
纸落云烟 晋 潘岳《杨荆州诔》:“翰动若飞,纸落如云。”
才艺卓绝 汉·桓谭《新论·思慎》:“人虽才艺卓绝,不能悖理成行,逆人道也。”
残槃冷炙 《郭子》:“王光禄曰:‘正得残槃冷炙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