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体投地的成语故事


五体投地

拼音wǔ tǐ tóu dì

基本解释五体:头和四肢;投地:着地。两手、两膝和头一起着地。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。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。

出处《梁书 中天竺国传》:“今以此国君臣民庶,山川珍重,一切珍重,一切归属,五体投地,归诚大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五体投地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五体投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语重心长 清 洛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回唐》:“叹别离苦况,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。”
岂有此理 《南齐书 虞悰传》:“郁林废,悰窃叹曰:‘王徐遂缚绔废天子,天下岂有此理邪?’”
不言而信 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不言而信,不比而周。”
癞狗扶不上墙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8回:“怨不得俗语说:‘癞狗扶不上墙’的!”
弃之敝屣 明 赵弼《三贤传》:“子食汉禄三世,而一旦弃之敝屣。”
粉骨糜躯 唐 王维《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》:“臣纵粉骨糜躯,不报万分之一。”唐 颜真卿《谢户部侍郎表》:“粉骨糜躯,罔知攸答。”
折冲厌难 汉·马融《延光四年日蚀上书》:“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,无二短之累,参以吏事,任以兵法,有此数姿,然后能折冲厌难,致其功实,转灾为福。”
神州华胄 鲁迅《忽然想到》:“况且我们是神州华胄。”
履仁蹈义 三国·魏·应璩《荐和虑则笺》:“质性纯粹,体度贞正,履仁蹈义,动循轨礼。”
星流电击 《周书·晋荡公护传》:“更集诸部,倾国齐至,星流电击,数道俱进。”
跛行千里
一波三折 《宣和书谱 太上内景神经》:“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,亦自不苟。”
杯觥交错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六回:“五位客各跟家人到了。序齿而坐,潜斋孝移相陪,杯觥交错。”
獐麇马鹿 《西湖志余》卷二十五:“杭州人言举止仓皇者曰獐麇马鹿,盖四物善骇,见人则跳跃自窜。”
旁搜远绍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寻坠绪之茫茫,独旁搜而远绍。”
称心满愿 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俺两个得成双,称心满愿。”
卵覆鸟飞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阿霞》:“人之无良,舍其旧而新是谋,卒之卵覆而鸟亦飞,天之所报亦惨矣!”
难分难舍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难舍难分,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‘水公馆’。”
陇头音信 元 高明《琵琶记 伯喈行路》:“叹路途千里,日日思亲。青梅如豆,难寄陇头音信。”
虚誉欺人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非比夸辩之徒,虚誉欺人。”
相因相生 明·谢榛《四溟诗话》第四卷:“夫因朴生文,因拙生巧,相因相生,以至今日。”
临军对阵 明·无名氏《庆赏端阳》第一折:“骤马横枪武艺精,临军对阵见输赢。”
虚实失度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力命》:“一曰矫氏,二曰愈氏,三曰卢氏,诊其所疾,矫氏谓季梁曰:‘汝寒温不节,虚实失度。’”
抽祕骋妍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词林 四六》:“本朝既废词赋,此道亦置不讲,惟世宗奉玄,一时撰文诸大臣,竭精力为之,如严分宜、徐华亭、李馀姚,如募海内名士几遍,争新斗巧,几三十年,其中岂少抽祕骋妍可垂后世家。”
苦药利病 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越绝计倪内经》:“古人云,苦药利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