朽木生花的成语故事

拼音xiǔ mù shēng huā
基本解释指由枯转荣,比喻事物得以新生。
出处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假神》:“朽木生花,白骨生肌,都亏你再把鸿钧铸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朽木生花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朽木生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明公正气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5回:“这会儿,鬼使神差,活该败露!爽性明公正气的把簪儿拿出手来。” |
瞠目结舌 | 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》:“因耳语其故,公子大骇,入舱隐叩细君,细君结舌瞠目。” |
沉冤莫雪 | 唐 于逖《灵应传》:“潜遁幽岩,沉冤莫雪。 |
道高望重 | 郑观应《与青城山人书》:“道高望重之人……一心一德,力行公天下之制,主张大同,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,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。其所持之政纲,必以道德为本。” |
深仇大恨 | 元 杨显之《酷寒亭》:“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。” |
教一识百 | 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母仪》:“文王生而明圣,太任教之,以一而识百。” |
法家拂士 | 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” |
气充志定 | 《明史·范济传》:“磨砻砥砺,使其气充志定,卓然成材,然后举而用之,以任天下国家事无难矣!” |
按纳不住 |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8卷:“不想遇着许仙,春心荡漾,按纳不住,一时冒犯天条。” |
心慈手软 | 金近《他叫“东郭先生”》:“他下定决心,往后不再心慈手软了。” |
普普通通 |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60回:“这一声,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,不晓得什么道理,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。” |
摩顶至足 | 南朝·梁·吴均《行路难》:“摩顶至足买片言,开胸沥胆取一顾。” |
迷迷荡荡 | |
孤雁出群 | 清·夏世钦《槐轩论诗法》:“盖首句出韵,名为孤雁入群;末句出韵,名为孤雁出群。” |
不安于位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六年》:“不安其位,宜不能久。” |
三夫之言 | 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惧……” |
汲深绠短 | 语出《庄子·至乐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怀大,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 |
卖爵鬻子 | 汉·贾谊《新书·无蓄》:“岁恶不入,卖爵鬻子,既或闻耳矣。” |
若崩厥角 | 《书 泰誓中》:“百姓懔懔,若崩厥角。”孔传:“言民畏纣之虐,危惧不安,若崩摧其角,无所容头。” |
积本求原 | 明 王守仁《与王纯甫书》之三:“后世之学琐屑支离,正所谓采摘汲引,其间亦宁无小补,然终非积本求原之学,句句是,字字合。” |
屎流屁滚 | 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三回:“又闻得禁烟要用强硬手段,更急得屎流屁滚。” |
吹毛索疵 | 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及至其后,渐以滋章,吹毛索疵,诋欺无限。” |
捐忿弃瑕 | 宋·苏轼《拟侯公说项羽辞》:“孤亦愿自今之日与君王捐忿弃瑕,继平昔之欢。” |
奇庞福艾 | 《新唐书·李勣传》:“临事选将,必訾相其奇庞福艾者遣之。” |
不堪收拾 | 孙荪《云赋》:“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,几小时以前乌合起来的兵马,现在是丧魂失魄,溃不成军,大有不堪收拾之状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