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死如生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ì sǐ rú shēng
基本解释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。形容不怕死。同“视死若生”。
出处汉·晁错《守边劝农疏》:“故能使其众蒙矢石,赴汤火,视死如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视死如生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视死如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 | 三国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;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 |
不乏其人 | 清 吕留良《与陈执斋书》:“然则如今之篯侯,远近不乏其人。” |
众目睽睽 | 唐 韩愈《郓州溪堂诗并序》:“新旧不相保持,万目睽睽,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。” |
方外人 |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9回:“你究竟是方外人。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?” |
丰草长林 | 唐·杜甫《进三大礼赋表》:“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,行四十载矣。与麋鹿同群而处,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,实自弱冠之年矣。” |
拖拖沓沓 | 沈从文《一个传奇的本事》:“只好放弃了本业,换上套拖拖沓沓旧军装,‘投笔从戎’作个后方留守处不足轻重的军佐。” |
正正气气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八:“[程朝奉]虽是缠得熟分了,那陈氏也自正正气气,一时也勾搭不上。” |
见精识精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1回:“却被院中婆娘见精识精,看破了八九分。” |
指南攻北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一回:“蜀人或声东击西,指南攻北,吾兵必须分头守把。” |
撮盐入火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待去呵,小姐性儿撮盐入火。” |
劫富济贫 | 蔡东藩、许厪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25回:“ 劫富济贫,自张一帜。” |
病魔缠身 | 《辞海 词语分册下》:“(病魔)谓疾病缠身。” |
讷口少言 | 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广讷口少言,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,射阔狭以饮。” |
损有余补不足 | 《汉书 食货志上》:“取于有余以供上用,则贫民之赋可损,所谓损有余补不足。” |
取精用宏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七年》:“蕞尔国,而三世执其政柄,其用物也弘矣,其取精也多矣。” |
挑得篮里便是菜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挑得篮里便是菜,一个信送将进去,登时把陈定放了出来。” |
穷山恶水 | 清 王濬卿《冷眼观》:“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,是为穷山;水虽秀而只鳞莫睹,是为恶水。” |
天神天将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1回:“他们老远的瞧着,一定当是天神天将来了,不要说是打强盗,就是去打外国人,外国人从来没有见过,见了也是害怕的。” |
笑面老虎 | 李良杰《人生》:“现在,我算领教到他这微笑的厉害了——简直是笑面老虎。” |
皂白难分 | 川剧《评雪辨踪》:“穿钉鞋的,你二天来,不要穿钉鞋,要穿草鞋嘛,免得我们秀才要评什么足迹,给他做个皂白难分。” |
投杼之疑 |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” |
繁文缛礼 | 唐·元稹《王永太常博士制》:“朕明年有事于南郊,谒清宫,朝太庙,繁文缛礼,予心懵然。” |
才疏识浅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三卷:“晚学生才疏识浅,全仗老太师海涵。” |
春韭秋菘 | 《南齐书·周颙传》:“文惠太子问颙:‘菜食何味最胜?’颙曰:‘春初早韭,秋末晚菘。’” |
清和平允 | 《晋书·齐献王攸传》:“及长,清和平允,亲贤好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