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凤牢龙的成语故事

拼音dǎ fèng láo lóng
基本解释亦作“打凤捞龙”。①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。②喻设法寻找合适的人选。
出处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三折:“安排下打凤牢龙,准备着天罗地网,也不是待客筵席,则是个杀人、杀人的战场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打凤牢龙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打凤牢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三三两两 |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》:“行不独自去,三三两两俱。” |
毫不迟疑 | 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他们毫不迟疑地向土豪劣绅营垒进攻。” |
坚韧不拔 | 方毅《读<攻关>》:“需要的是刻苦学习,刻苦钻研,始终不懈,坚韧不拔。” |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 | 三国·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 |
牛头马面 | 《楞严经》:“牛头狱卒,马头罗刹,手执枪矟,驱入城门。” |
自作自受 | 《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》:“汝母在生之日,都无一片善心,终朝杀害生灵,每日欺凌三宝,自作自受。” |
眼去眉来 | 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二折:“说与你个聪明的奶奶,送春情是这眼去眉来。” |
水落归槽 | 清·李宝嘉《中国现在记》第十回:“转眼就是腊月,水落归槽,河工也就合龙。” |
粉身灰骨 | 唐 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玉馔珍奇,非常厚重,粉身灰骨,不能酬谢。” |
安邦定国 | 元 无名氏《衣袄车》第一折:“老将军无阵云收,若题着安邦定国,受赏封侯。” |
刮毛龟背 | 宋·苏轼《东坡》:“刮毛龟背上,何时得成毡?” |
议论风发 | 元戴良《申屠先生墓志铭》序:“平居议论风发,品藻古今人物,亹亹不能休,座客闻之,率为之夺气。” |
机不容发 | 清·魏源《默觚·治篇》:“事变之来,机不容发,事后追悟,与不悟同。” |
不惜血本 | 王朔《谁比谁傻多少》:“为了不让顾客恐惧,我们是不惜血本。” |
玄黄翻覆 | 《周易·坤·文言》:“夫玄黄者,天地之杂也,天玄而地黄。” |
枕戈以待 | 明·张煌言《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》:“臣虽驽钝,亦当枕戈以待。” |
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 | 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著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责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!” |
长身鹤立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2回:“就在这一阵笑语声中,有一个长身鹤立的人……两脸绯红,醉态可掬,七跌八撞的冲进房来。” |
利用厚生 | 《尚书 大禹漠》:“正德,利用,厚生,惟和。” |
刁风弄月 | |
龙蟠凤翥 | 宋·苏轼《水龙吟》词:“古来云海茫茫,道山绛阙知何处?人间自有,赤城居士,龙蟠凤翥。清净无为,坐忘遗照,八篇奇语。” |
孤秦陋宋 | 清·王夫之《黄书·宰制》:“行之百年,以意消息,中国可反汉唐之疆,而绝孤秦陋宋孤秦陋宋之丰祸也。” |
宵旰攻苦 | 唐·杜甫《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》诗:“宵旰忧虞轸,黎元疾苦骈。” |
乐而忘死 | 汉·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:“遂居深山之间,积土为室,编蓬为户,弹琴其中,以咏先王之风,亦可以乐而忘死矣。” |
顺天应命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大君代天司命,君命即是天命,天命所在,便是条意外的岔路,顺天应命,安知非福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