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玄说妙的成语故事

拼音tán xuán shuō miào
基本解释谈论玄妙的事理。
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6卷:“又有一种人思虑向里去,又嫌眼前道理粗,于事物上都不理会。此乃谈玄说妙之病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谈玄说妙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谈玄说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顾后瞻前 | 《封神演义》第五三回:“你往我来,遭着兵刃命随倾;顾后瞻前,错了心神身不保。” |
闻所未闻 | 《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越中无足与语,至生来,令我日闻所未闻。” |
胆战心慌 | 明·汪廷讷《种玉记·赴约》:“牛郎织女图欢会,蜂喧蝶嚷须回避,我因此上胆战心慌不自持。” |
归真反朴 | 朱自清《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》:“他(鲁迅)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‘归真反朴’的主张。” |
铭诸肺腑 | 宋·王偁《东都事略·富弼传》:“敢不置之枕席,铭诸肺腑,终老是戒。” |
不以为奇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3回:“而且老太太时常提问案件,大家亦都见惯,不以为奇。” |
君辱臣死 | 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臣闻之,为人臣者,君忧臣劳,君辱臣死。” |
寸阴若岁 | 《北史 韩禽传》:“班师凯入,诚知非远,相思之甚,寸阴若岁。” |
膏车秣马 | 语出唐·韩愈《送李愿归盘 谷序》:“膏吾车兮秣吾马,从子于盘兮,终吾生以徜徉。”明·屠隆《彩毫记·钦取回朝》:“羡调和鼎鼐,便膏车秣马好归来。” |
凤表龙姿 | 明 张凤翼《红拂记 俊杰知时》:“瞥然一见,凤表龙姿自出群,雌雄胜负隐然分。” |
迷惑视听 | 萧作霖《复兴社述略》:“这是因为当时我们毕竟还不敢公然承认我们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,还是觉得抱着三民主义这块招牌较能迷惑视听。” |
收之桑榆 |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 |
以狸饵鼠 | 先秦 商鞅《商君书 农战》:“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,则如以狸饵鼠尔,必不冀矣。” |
里丑捧心 | 庄周《庄子 天运》:“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;贫人见之,挈妻子而去之走。” |
百思不解 | 清 无名氏《葛仙翁全传》:“百思不解,五夜踌蹰,故乘隙邀君一面,以决中疑。” |
省俗观风 | 《隋书·炀帝纪》:“省俗观风,爰届幽朔。” |
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 | 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32回:“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。反把那种树的人杀了,还有甚么公理呢!” |
朝奏夕召 | 见“朝奏暮召”。 |
鸾翔凤集 | 晋 傅咸《申怀赋》:“穆穆清禁,济济群英。鸾翔凤集,羽仪上亲。” |
才貌超群 | |
熟读深思 | 宋·苏轼《送安犉秀才失解西归》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 |
无可比伦 | 唐·李翱《<卓异记>序》:“皇唐帝功,瑰特奇伟,前古无可比伦。” |
茅室土阶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扶风掾李育,经明行著,教授百人,客居杜陵,茅室土阶。” |
见势不妙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13章:“梁队长见势不好,临时放弃烧仓库的计划。” |
治兵以信 | 《握奇经·八阵总述》:“治兵以信,求胜以奇;信不可易,战无常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