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达不拘的成语故事

拼音rèn láo bù jū
基本解释任性放纵,不受礼法拘束。
出处《晋书·阮咸传》:“咸任达不拘,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,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任达不拘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任达不拘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手舞足蹈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乐则生矣,全则恶可已也。恶可已,则不知足之蹈之,手之舞之。” |
野心勃勃 | 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:“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。” |
拖拖拉拉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9回:“此时初秋天气,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,拖拖拉拉,底下已遮过膝盖。” |
风派人物 | 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他们又知不知道他是个见风使舵的风派人物?” |
系颈牵羊 | 清·毕沅《续资治通鉴·宋帝显德佑二年》:“祺读至‘免系颈牵羊’之语,太后泣谓帝曰:‘荷天子圣恩,汝宜拜谢。” |
行若无事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万太尊说罢,行若无事。” |
狂涛骇浪 | 清 梁启超《近代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》:“其立于城上之罗兰夫人及狄郎的士党,遂不得不为狂涛骇浪之所淘尽矣。” |
超然远举 | 宋·苏舜钦《答韩持国书》:“偷俗如此,安可久居其间,遂超然远举,羁泊于江湖之上,不惟衣食之累,实亦少避其机阱也。” |
如椽之笔 |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王徇传》:“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云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” |
襟裾马牛 | 语出唐 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 |
足高气扬 | 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公孙戍趋而去。 未出,至中闺,君召而返之,曰:‘子教文无受象床,甚善。今何举足之高,志之扬也?’” |
一心同体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二回:“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,师徒们一心同体,共诣西方。” |
倒枕捶床 | 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三折:“短叹常吁,千声万声,倒枕捶床,到三更四更。” |
穷追不舍 | 林海音《婚姻的故事》:“但是如果她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,我一定穷追不舍。” |
冬扇夏炉 | 东汉 王充《论衡 逢遇》:“作无益之能,纳无补之说,以夏进炉,以冬奏扇,为所不欲得之事,献所不欲闻之语,其不遇祸,幸矣,何福佑之有乎。” |
黍秀宫庭 | 语出《诗·王风·黍离序》:“黍离,闵宗周也。周大夫行役,至于宗周,过故宗庙宫室,尽为禾黍,闵周室之颠覆,仿徨不忍去。” |
清洌可鉴 | 冯牧《澜沧江边的蝴蝶会》:“……山麓有树大合抱,倚崖而耸立,下有泉,东向漱根窍而出,清洌可鉴。” |
芒刺在躬 | 前蜀·杜光庭《杨鼎校书本命本樵词》:“常怀再造之恩,未答自天之泽,兢忧度日,芒刺在躬。” |
一时半晌 | 元·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一折:“人生死则在一时半晌。你叫我断了金波绿酿,却不等闲的虚度时光。” |
清丽俊逸 | 《元史·儒学》:“工词章,才思涌溢,发为诗歌,清丽俊逸。” |
全无忌惮 | 宋·朱熹《申尚书省状》:“其人凶暴贪婪,全无忌惮。” |
即兴之作 | 霍达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第13章:“历史从来都是即兴之作。” |
临难不屈 | 《旧唐书·刘弘基传》:“高祖嘉其临难不屈,赐其家粟帛甚厚。” |
随乡入俗 | 明·汤显祖《邯郸记·望幸》:“则怕珍羞不齐,老皇帝也只得随乡入俗了。” |
磨礲淬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