熏莸不同器的成语故事

拼音xún yóu bù tóng qì
基本解释熏莸:香草和臭草。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。
出处三国 魏 王肃《孔子家语 致思》:“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,尧桀不共国而治,以其异类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熏莸不同器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熏莸不同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叶知秋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说山川》:“以小明大,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,睹瓶中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。” |
春宵一刻 | 宋 苏轼《春夜》诗:“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阴。” |
为鬼为蜮 | 《诗经 小雅 何人斯》:“为鬼为蜮,则不可得。” |
没完没了 | 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二章:“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,还他妈的乱抢乱夺。” |
外合里差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46回:“你说你恁行动,两头戳舌献勤,出尖儿,外合里差。” |
鸾凤分飞 | 唐 房千里《寄妾赵氏》诗:“鸾凤分飞海树秋,忍听钟鼓越王楼。” |
门墙桃李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张》:“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。”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七卷:“夫春树桃李,夏得阴其下,秋得食其实。” |
马足车尘 | 秋瑾《申江题壁》:“马足车尘知己少,繁弦急管正声稀。” |
迷踪失路 | |
心寒胆落 | 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楔子:“每每怀藏袖中,携之出入,以此在朝官员,见俺无不心寒胆落。” |
泣下沾襟 | 《尸子》卷下:“曾子每读《丧礼》,泣下沾襟。” |
中冓之言 | 《诗经·鄘风·墙有茨》:“中冓之言,不可道也。”《汉书·济川王明传》:“不窥人闺门之私,听闻中冓之言。” |
说千道万 | 李国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四章:“我不管别人说千道万,大主意我自己拿,哪怕只活一天,这一天,是我的。” |
平平稳稳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自此完了公事,平平稳稳到了家中。” |
剥肤锤髓 | |
东南竹箭 | 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东南之美者,有会稽之竹箭焉。” |
摩拳擦掌 | 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不是我十分强,硬主张,但题起厮杀呵,摩拳擦掌。” |
不忘沟壑 | 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志士不忘在沟壑,勇士不忘丧其元。”赵歧注:“志士守义者也,君子固穷,故常念死无棺椁没沟壑而不恨也。” |
饮醇自醉 | 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与周公谨交,若饮醇醪,不觉自醉。” |
旌善惩恶 | 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封赠忠臣》:“呜呼,旌善惩恶,申公匪私,生者享爵禄之荣,死者沐恩光之贲。” |
赴火蹈刃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,皆可使赴火蹈刃,死不还踵,化之所致也。” |
积简充栋 | 清 方苞《万年宝历颂》:“窃惟我皇上盛德崇功,嘉言善政,虽积简充栋,未能殚尽。” |
熟读深思 | 宋·苏轼《送安犉秀才失解西归》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 |
损己利物 | 《周书·孝义传序》:“则温枕扇席,无替于晨昏;损己利物,有助于名教。” |
傍门依户 | 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》:“尽宇内秦楚燕韩,傍门依户者,共是俺一家友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