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肠雁足的成语故事


鱼肠雁足

拼音yú cháng yàn zú

基本解释泛指书信。

出处唐·李绅《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》诗:“鱼肠雁足望缄封,地远三江岭万重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鱼肠雁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鱼肠雁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经国之才 晋 葛洪《抱朴子外篇 自叙》:“一时莫伦,有经国之才。”
弊多利少 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18章:“从咱们的安全上想,可是弊多利少啊!”
红尘客梦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归山》:“遥望见城南巷翠山色好,把红尘客梦全消。”
多多少少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二回:“好生趋趋跄跄的,你争我夺,多多少少得些,哄的一声,又到那一边,仍旧募化去了。”
向若而叹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至于北海,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,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:‘……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。’”
层出不穷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二》:“天下之巧,层出不穷,千变万化,岂一端所可尽乎?”
喷薄欲出 毛泽东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:“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一轮朝日。”
才高意广 明 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:“大抵才高意广,如孔北海(孔融)之徒。”
怀才不遇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:“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,一个个出身通显,享用爵禄,偏则自家怀才不遇。”
霓裳羽衣 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:“轻拢慢捻抹复挑,初为《霓裳》后《六幺》。”
开心写意 唐·李白《扶风豪士歌》:“愿尝春陵六国时,开心写意君所知。”
牢什古子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6回:“关在这牢坑里,学这牢什古子。”
齿牙馀惠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公孙九娘》:“生乃坐,请所命。曰:‘令女甥寡居无耦,仆欲得主中馈。屡通媒妁,辄以无尊长之命为辞。幸无惜齿牙馀惠。’”
龟年鹤寿 唐·李商隐《祭张书记文》:“神道甚微,天理难究,桂蠹兰败,龟年鹤寿。”
悄然无声 唐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诗:“东舟西舫悄无言,惟见江心秋月白。”
明刑不戮 《商君书·赏刑》:“故禁奸止过,莫若重刑;刑重而必得,则民不敢试,故国无刑民。国无刑民,故曰:‘明刑不戮。’”
竭智尽力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四》:“臣虽尽力竭智,死不复见于王矣。”
欢呼雷动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3回:“只听那梨花林边,一个大孩子领了八九个狂童,欢呼雷动。”
返朴归真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归真反璞,则终身不辱也。”
芝艾共焚 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樊逊》:“复恐迎风纵火,芝艾共焚。”
冠盖往来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4回:“长安城中,乃冠盖往来之地。”
玉碎花消
三回五次 元·戴善夫《风光好》第一折:“太守何故三回五次侮弄下官,是何道理?”
不因一事,不长一智 宋·悟明《联灯会要·道本禅师》:“老赵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,徒为戏论,虽然如是,不因一事,不长一智。”
秋毫勿犯 《北史 隋纪下 炀帝》:“营垒所次,务在整肃,刍荛有禁,秋毫勿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