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原本本的成语故事

拼音yuán yuán běn běn
基本解释原原:探究原始;本本:追究根本。原指探究事物的本源。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经过。
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叙传下》:“元元本本,数始于一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原原本本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原原本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五一十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:“这妇人听了这话,也不回言,却踅过来,一五一十,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。” |
肉眼凡夫 | 元 范子安《竹叶舟》第一折:“这都是神仙骨,不似你肉眼凡夫。” |
浪子宰相 | 《三朝北盟会编》:“邦彦尝自言赏尽天下花,踢尽天下球,做尽天下官,而都人亦呼季彦为浪子宰相。” |
遥相呼应 | 《清史稿 许友信传》:“且郑成功出没闽、浙,奉其为号,遥相应和,声势颇张。” |
强食自爱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专精神,近医药,强食自爱。” |
昆弟之好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传》第九十二回:“今秦楚嫁女娶妇,结昆弟之好,三晋莫不悚惧,争献地以事秦。” |
君唱臣和 | 《晏子外编》:“君唱臣和,教之隆也。” |
力济九区 | 唐·卢照邻《三国论》:“有大贤而不能用,睹长策而不能施,便谓力济九区,智周万物,天下可指麾而定,宇宙可大呼而致也。” |
好景不长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六章:“可惜好景不长。” |
雕玉双联 | 唐·白居易《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》诗:“寸截金为句,双雕玉作联。” |
摩顶至足 | 南朝·梁·吴均《行路难》:“摩顶至足买片言,开胸沥胆取一顾。” |
计日指期 | 唐·崔致远《补安南录异图记》:“莫审涂程,汥履者计日指期,沉浮者占风定信。” |
看破红尘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43回:“看这话头,他明明看破红尘,贪图仙景,任俺寻找,总不出来。” |
船到桥门自会直 | 茅盾《赛会》:“算了罢!船到桥门自会直!忘八才去赶他妈妈的夜市!” |
铤鹿走险 | 《辛亥革命·保路运动·四川铁路档案》:“诚恐川人骤见兵威,妄思自卫,铤鹿走险,风鹤皆惊。” |
齐心一致 | 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此时我们的任务,在于动员全国民众,齐心一致,绝不动摇地坚持战争,把统一战线扩大和巩固起来。” |
一佛出世,二佛升天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八卷:“[李清]直等到一佛出世,二佛升天,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。” |
笞杖徒流 | 元·乔孟符《金钱记》第三折:“本是些风花雪月,都做了笞杖徒流。” |
鳞集毛萃 | 金·王若虚《送王士衡赴举序》:“肩摩踵曳鳞集毛萃。” |
殊深轸念 | |
栉比鳞次 | 《元史·河渠志三》:“岸善崩者,密筑江石以护之,上植杨柳,旁种蔓荆,栉比鳞次,赖以为固。” |
磨昬抉聩 | |
韬神晦迹 | 《隋书·薛道衡传》:“粤若高祖文皇帝,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,韬神晦迹则紫气冲天。” |
恃才矜己 | 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:“恃才矜己,傲狠明德,内怀险躁,外掩其过。” |
诚惶诚惧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03卷:“真君事迹三卷,谨随表上进以闻,臣诚惶诚惧,顿首顿首,谨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