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行信果的成语故事


言行信果

拼音yán xíng xìn guǒ

基本解释见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。

出处郭沫若《沁园春·祝中日恢复邦交》词:“从今后,望言行信果,和睦万邦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言行信果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言行信果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对牛弹琴 汉 牟融《理惑论》:“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,伏食如故,非牛不闻,不合其耳矣。”
救命稻草 王朔《永失我爱》:“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劲儿了。”
石破天惊 唐 李贺《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》:“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”
肝胆相照 宋 文天祥《与陈察院文龙书》:“所恃知己肝胆相照,临书不惮倾倒。”
肆无忌惮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小人之中庸也;小人而无忌惮也。” 宋 朱熹注:“小人不知有此,则肆欲妄行,而无所忌惮矣。”
雁影分飞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甚而雁影纷飞,涕空沾于荆树,鸾胶再觅,变遂起于芦花。”
茫然自失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子贡茫然自失,归家淫思七日,不食不寝,以至骨立。”
辩口利舌 汉 王充《论衡 物势》:“亦或辩口利舌,辞喻横出为胜。”
红瘦绿肥 宋·吴礼文《桃源忆故人暮春》词:“画桥流水飞花舞,柳外斜风细雨。红瘦绿肥春暮,肠断桃源路。”
二缶锺惑 《庄子·天地》:“以二缶锺惑,而所适不得矣。”
无关痛痒 清 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三回:“任凭这些民贼把他的祖传世产怎样割、怎样卖、怎样送,都当作无关痛痒的么?”
半半拉拉 朱自清《论说话的多少》:“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,说得半半拉拉的,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,或者打盹儿,或者东看看西看看,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,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。”
衅起萧墙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:“时值乱离,衅起萧墙。”
出师有名 京剧《将相和》第一场:“赵若献璧,乃惧怕我邦,不难臣服;若是不献,再去征讨,方算出师有名。”
百纵千随 元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二折:“怎不记旧日夫妻情意,也曾有百纵千随。“
累世通家 《续汉书》:“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,同德比义而相师友,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。”
江水不犯河水
星灭光离 晋·傅玄《昔思君篇》:“昔君与我兮金石无亏,今君与我兮星灭光离。”
蔽聪塞明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》:“二是对于现实要‘蔽聪塞明’,麻木冷静,不受感触。”
视而弗见,听而弗闻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鬼神之为德其咸乎,视之而弗见,听之而弗闻。”
审己度人 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孟君子审己度人,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。”
冥昭瞢暗 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天问》:“冥昭瞢暗,谁能极之?”
揎拳掳袖 元 杨景贤《马丹阳》:“你个乐探哥哥何须闹,欺良压善没分晓,揎拳捋袖行凶暴,你你你不辨低高。”
佳肴美馔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1回:“两口儿自去厨下安排些佳肴美馔酒食,管待武松。”
和气致祥,乖气致异 西汉·刘向《条灾异封事》:“由此观之,和气致祥,乖气致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