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馆秦楼的成语故事


楚馆秦楼

拼音chǔ guǎn qín lóu

基本解释楚馆:楚灵王筑章华宫,选美人入宫;秦楼: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,穆公建楼给她居住。指歌舞妓院场所

出处元 张国宾《薛仁贵》第三折:“也不知他在楚馆秦楼贪恋着谁,全不想养育的深恩义。”


楚馆秦楼的典故

春秋时期,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特别擅长吹箫,秦穆公特地为她修建了一座凤楼,也叫秦楼,弄玉在此楼吹箫作乐。楚灵王特别好色,修建了章华宫,挑选全国最漂亮的女子住在那里,供他玩乐。后人称章华宫为楚馆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楚馆秦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随波逐流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夫圣人者,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。举世混浊,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?”
粗通文墨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六卷:“有一少年,姓王名臣,长安人氏,略知书史,粗通文墨。”
喜出望外 宋 苏轼《与李之仪》:“契阔八年,岂谓复有见日,渐近中原,辱书尤数,喜出望外。”
归正守丘 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狐死正丘首,仁也。”
不务空名 毛泽东《<中国工人>发刊词》:“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,他们应该有知识,有能力,不务空名,会干实事。”
言行相符 南朝·梁简文帝《与刘孝仪令》:“言行相符,始终如一。”
号寒啼饥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冬暖而儿号寒,年丰而妻啼饥。
竹杖芒鞵 宋·苏轼《定风波》:“竹杖芒鞵轻胜马,谁怕,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
马屁精 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二卷第30回:“杨用成生性愚憨,又是个马屁精,除了自家上司,任谁都不认。”
磨刀不误砍柴工 冯德英《山菊花》下部第九章:“你先想想,你打石头要不要先打好工具!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工?”
拾带重还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,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,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,裴度守候着还了她。见宋·丁用晦《芝田录·裴度》。
食方于前 明·冯梦龙《智囊补·闺智·陈子仲妻》:“楚王聘陈子仲为相,仲谓妻曰:‘今日为相,明日结驷连骑,食方于前矣。’”
名垂青史 清 卓尔堪《<明遗民诗>序》:“死事者名垂青史,固无论已。”
望峰息心 南朝·梁·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鸢飞戾天者,望峰息心;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反。”
嫉贤妒能 汉 荀悦《汉纪 高祖纪三》:“项羽嫉贤妒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。”
完事大吉 庐隐《东京小品》:“用肥皂乱擦了一遍,又跳到池子里洗了洗,就算完事大吉。”
智勇兼全 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奸宄觊觎》:“我一向颇有窥西京之意,叵耐杨素那老儿威名甚重,智勇兼全,故此掩甲收兵,未遂所愿。”
惘然如失 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蔡十九郎》:“次日,彷徨于案间,惘然如失。”
摸不着边 林予《雁飞塞北》第16章:“这也不是十多年前于团长讲给俺老头子听的、摸不着边的事情,这就是出现在老头子眼前的真情实景啊!”
潜神默记 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独摅意乎宇宙之外,锐思于毫芒之内,潜神默记,恒以年岁。”
悬车之岁 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七十致仕》:“若今日未及四十,早入仕途,则致仕之期,即不必以七十为限……故余两次引归,皆未及悬车之岁。”
严家饿隶 语出《晋书·王羲之传论》:“献之虽有父风,殊非新巧。观其字势,疏瘦如隆冬之枯树;览其笔踪,拘束若严家之饿隶。”
雏凤清声 唐 李商隐《寄韩冬郎兼长之员外》:“桐花万里丹山路,雏凤清于老凤声。
佐饔得尝 《国语 周语下》:“佐饔者得尝焉,佐斗者伤焉。”
苌弘碧血 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