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旗息鼓的成语故事


卷旗息鼓

拼音juǎn qí xī gǔ

基本解释犹偃旗息鼓。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,不让敌人觉察。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。

出处清 孙郁《绣帏灯 公讨》:“须等那不贤之妇亲口道允,我等才卷旗息鼓,暂宽一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卷旗息鼓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卷旗息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书不释手 《北史·牛弘传》:“[牛弘]性宽厚,笃志于学,虽职务繁杂,书不释手。”
弄虚作假 廖鲁言《一九五九年农业战线的任务》:“在执行生产计划的全部过程中,也应该实事求是,力戒浮夸和弄虚作假。”
一飞冲天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滑稽列传》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
蟹匡蝉緌 《礼记·檀公下》:“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,闻子皋将为成宰,遂为衰。成人曰:‘蚕则绩而蟹有匡,范则冠而蝉有緌;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。’”
捶胸顿脚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[何玉凤]拍着那棺材,捶胸顿脚,放声大哭。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,石人落泪。”
佹得佹失 王闿运《铜官行寄章寿麟题旧感图》诗:“凭君莫话艰难事,佹得佹失皆天意。”
韦编三绝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孔子世家》:“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”
惊弦之鸟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故疮未息,而惊心未去也,闻弦音引而高飞,故疮陨也。”
连篇累帙 明·李东阳《明故资善大夫黎公先生行状》:“楷法遒整,自习业至公牍,连篇累帙,多不可纪数。”
高才硕学 唐·李纲《谏高祖不伶人为近侍疏》:“方今新定天下,开太平之业,起义功臣,行赏未遍;高才硕学,犹滞草莱。”
阴霾密布 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:“正如光风霁月的青空,忽然阴霾密布。”
走马章台 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然倘无威仪,时罢朝会,过走马章台街,使御吏驱,自以便面拊马。”
上下同门 唐·赵璘《因话录》卷三:“杨仆射於陵在考功时,与李师稷及第。至其子相国嗣复知举,门生集候仆射,而李公在坐,时人谓之杨家上下门生。”自注:“代有姑之婿与侄之婿,谓之上下同门。”
蝶意莺情 明·陈霆《渚山堂词话》第三卷:“蝶意莺情留恋处,还在余花剩柳。”
得兔忘蹄 语出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”
恶言恶语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一路恶言恶语,直嚷到自己房中,说向丈夫。”
效死勿去 《孟子梁惠王下》:“世守也,非身之所能为也,效死勿去。”
个中人 宋·苏轼《李颀画山见寄》:“平生自是个中人,欲问渔舟便写真。”
讬物引类
斠然一概
卓伟之才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张温传》:“戴赫烈之宠,体卓伟之才。”
家徒壁立 《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,家居徒四壁立。”
饶舌调唇 明 无名氏《苏九淫奔》第一折:“我恰待饶舌调唇,怎当他拔树寻根。”
束装就道
齐整如一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郑浑传》:“入魏郡界,村落齐整如一,民得财足用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