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壁残璋的成语故事

拼音duàn bì cán zhāng
基本解释壁: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;璋:象半个圭的玉器。残缺不全的璋壁。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。
出处宋·孙觌《李茂嘉寄茶》:“蛮珍分到谪仙家,断壁残璋裹绛纱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断壁残璋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断壁残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走南闯北 | 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二幕:“这年月呀,女人尊贵啦,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。” |
过五关斩六将 | 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76回:“这如今万世之下,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、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?” |
井水不犯河水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9回:“我和他‘井水不犯河水’,怎么就冲了他?” |
狼狈为奸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诗翁画客狼狈为奸,怨女痴男鸳鸯并命。” |
渊源有自来 | 宋 陆游《读宛陵先生诗》诗:“锻炼无遗力,渊源有自来。” |
黏皮着骨 |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此理本常理,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。” |
德深望重 | 南朝·宋·宋明帝《下庐江王玮诏》:“公若德深望重,宜膺大统;朕初平暴乱,岂敢当壁!” |
司马牛之叹 | 《论语 颜渊》:“司马牛忧曰:‘人皆有兄弟,我独亡。’” |
金风玉露 | 唐 李商隐《辛未七夕》诗:“由来碧落银河畔,可要金风玉露时。” |
白华之怨 | 《诗经 小雅 白华》:“白华,周人刺幽后也。幽王取申女以为后,故下国化之,以妾为妻,以孽代宗,而王弗能治。” |
难言兰臭 | 《周易·系辞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 |
打光棍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50章:“虽然他和她结婚几年,但一直等于打光棍。” |
骏骨牵盐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夫骥之齿至矣,服盐车而上大行,蹄申膝折。” |
表面光 | |
一以当十 | 《战国策 齐策一》:“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” |
存亡危急之秋 | 毛泽东《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》:“在存亡危急之秋,更不应计较过去的一切,而当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,力谋团结,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。” |
同符合契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策传》:“术甚奇之,以坚部曲还策”裴松之注引《吴历》:“一与君同符合契,有永固之分,今便行矣。” |
阮囊羞涩 | 元 阴时夫《韵府群玉 七阳 一钱囊》:“阮孚持一皂囊,游会稽,客问:‘囊中何物?’曰:‘但有一钱看囊,恐其羞涩。’” |
变化莫测 | 明 焦竑《玉堂丛语 文学》:“其为文数百千言,援笔立就,雄浑高古,变化莫测。” |
愚者千虑,亦有一得 | 《汉书 韩信传》:“广武君曰:‘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亦有一得。’” |
言听计用 |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” |
夜半更深 |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急忙奔走,夜半更深,不认路途而行,只要保全性命。” |
音容笑貌 | 鲁迅《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》:“先生的音容笑貌,还在目前,而所讲的《说文解字》却一句也不记得了。” |
一轰而散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大家才嘻嘻哈哈一轰而散,跑出去了。” |
祸从口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