螟蛉之子的成语故事

拼音míng líng zhī zǐ
基本解释螟蛉:绿色小虫,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,产卵在它们身体里,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。比喻义子。
出处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螟蛉有子,蜾赢负之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螟蛉之子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螟蛉之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不可磨灭 | 明 胡应麟《诗薮 近体下》:“彼自有不可磨灭者,毋事更屑屑也。” |
生财之道 | 《孔子家语 王言解》:“此则生财之路,而明王节之。” |
挑拨离间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9回:“这个姓胡名福,最爱挑拨离间。” |
暴内陵外 | 《周礼 夏官 司马上》:“贼贤害民,则伐之,暴内陵外,则坛之。” |
据理力争 | 北齐 魏收《魏书 阳固传》:“崇虽贵盛,固据理不挠,谈者欣焉。” |
我黼子佩 | 汉·扬雄《琴清英》:“天下有道,我黼子佩;天下无道,我负子戴。” |
马足车尘 | 秋瑾《申江题壁》:“马足车尘知己少,繁弦急管正声稀。” |
食不下咽 | 唐 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叙》:“霁云(南霁云)慷慨语曰:‘云来时,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!云虽欲独食,义不忍;虽食,且不下咽。’” |
逆坂走丸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:“若欲辅难佐之朝,雕朽败之木,是犹逆坂走丸,迎风纵槕,岂云易哉!” |
齿如含贝 | 《文选·宋玉<登徒子好色赋>》:“腰如束素,齿如含贝。” |
一吹一唱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五卷:“二人一吹一唱,说得颜氏心中哑口无言,心下也生疑惑,委决不下,把一天欢喜,又变为万般愁闷。” |
麦秀两岐 | |
青竹丹枫 | 宋·朱敦儒《醉思仙·淮阴与杨道孚》词:“君向楚,我归秦,便分路青竹丹枫。” |
有心有意 | |
评头品足 |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阿宝》:“女起遽去,众情颠倒,评头品足,纷纷如狂。” |
三令五申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约束既布,乃设鈇钺,即三令五申之。” |
天经地纬 | 语出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礼,上下之纪、天地之经纬也。” |
以逸击劳 | 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今罕羌欲为敦煌、酒泉寇,饬兵马,练战士,以须其至,坐得致敌之术,以逸击劳,取胜之道也。” |
分甘共苦 | 晋 王隐《晋书 应詹传》:“詹与分甘共苦,情若弟兄。” |
深仇积恨 | 元·杨显之《酷寒亭》第四折:“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。” |
昼警暮巡 | 宋·戴少平《王荣神道碑》:“公家之事,知无不为,昼警暮巡,考课尤著。” |
切理餍心 | 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<英杰归真>叙》:“道通天地之外,思入风云之中,批隙导窾,切理餍心。” |
舐糠及米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吴王濞列传》:“里语有之,‘舐糠及米。’” |
玉箫金琯 | 清 龚自珍《能令公少年行》:“一楼初上一阁逢,玉萧金琯东山东。” |
先号后庆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申屠刚鲍永等传赞》:“鲍永沉吟,晚乃归正,志达义全,先号后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