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龟刳肠的成语故事

拼音lǎo guī kū cháng
基本解释神龟明知有难也不能渡过。比喻难不能避,祸不能免。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外物》:“神龟能见梦于元君,而不能避余且之网,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,不能避刳肠之患。”
老龟刳肠的典故
春秋时期,宋元君梦到神龟说渔人余且要捕杀他。第二天,宋元君就找人占卜并真的找到余且。余且说他捕到一个大海龟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破开取出它的内脏。孔子听说后就感慨道:神龟虽然知道有杀身之祸,但还是不能避免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老龟刳肠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见风是雨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5回:“他们做都老爷的,听见风就是雨,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,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。” |
一轨同风 |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 |
吞吞吐吐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;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?” |
堂而皇之 | 鲁迅《花边文学 “莎士比亚”》:“末一句是客气话,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,要不然,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?” |
消息灵通 | 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:“就是屯子里消息灵通、心眼挺多的韩家大院的韩老六,也不太清楚。” |
南棹北辕 | |
强干弱枝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》:“而汉郡八九十,形错诸侯间,犬牙相临,秉其厄塞地利,强本干,弱枝叶之势,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。” |
民淳俗厚 | 明·宋濂《敦睦堂记》:“海东之邑,闻有民淳俗厚如邹、鲁,必张氏之化也欤!” |
醇酒妇人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公子列传》:“乃谢病不朝,与宾客为长夜饮,饮醇酒,多近妇女。日夜为乐饮者四岁,竟病酒而卒。” |
蜜语甜言 | 《白雪遗音·劝嫖》:“他生就能为将人哄,蜜语甜言会装腔。” |
安常守分 |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二十四:“如有一般人,只安常守分,不恁求利,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,察其所安,又看他心所安稳处,一节深一节”。 |
贫嘴滑舌 | 刘绍棠《蒲柳人家》:“打明天清早起,不许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妇儿贫嘴滑舌。” |
格格不吐 | 清·何焯《义门读书记·元丰类稿》:“《上欧阳舍人书》文弱而碎,其论事又格格不吐,此少作故也。” |
前言不答后语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4回:“你们白想想,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,可是前言不答后语?” |
啮雪吞毡 | 明 高明《汲古阁本琵琶记》第二十一出:“啮雪吞毡,苏卿犹健;餐松食柏,到做得神仙侣。这糠呵!纵然吃些何虑?” |
鹤处鸡群 | 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遥望而清风宛在,鹤处鸡群;近观而光彩射人,龙来洞口。” |
爬山越岭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4回:“吓得邓艾弃甲丢盔,撇了坐下马,杂在步军之中,爬山越岭而逃。” |
管城子 | 唐·韩愈《毛颖传》:“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,而封诸管城,号曰‘管城子’。” |
睹微知著 | 《三国志·吕布臧洪传》:“仆中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见终,睹微知著,窃度主人之心。,岂谓三子宜死,罚当刑中哉。?” |
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臣闻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。” |
面面相睹 | 《清平山堂语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诸亲九眷面面相睹,无不失惊。” |
梅妻鹤子 | 宋 沈括《梦溪笔谈 人事二》:“林逋隐居杭州孤山,常畜两鹤,纵之则飞入云霄,盘旋久之,復入笼中。逋常泛小艇,游西湖诸寺。有客至逋所居,则一童子出应门,延客坐,为开笼纵鹤。良久,逋必棹小船而归。盖尝以鹤飞为验也。” |
扪心清夜 | 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21回:“试问他:‘扪心清夜,衾影里,羞也么咦?’” |
乔装改扮 | 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八章:“继而又道:‘来个乔装改扮,分散突围。’” |
茫无涯际 | 瞿秋白《〈饿乡纪程〉跋》:“如今幸而见着心海中的灯塔,虽然只赤光一线,依微隐约,总算能勉强辨得出茫无涯际的前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