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门管钥的成语故事

拼音běi mén guǎn yuè
基本解释犹北门之管。
出处清 黄遵宪《冯将军歌》:“北门管钥赖将军,虎节重臣亲拜疏。”
北门管钥的典故
春秋时期,秦国人杞子在郑国掌握了都城北门的钥匙,派人要秦穆公攻打郑国。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,派大将孟明视等率军出征。郑国商人弦高发现,假装送礼迎接秦军,背后通风报信。晋国乘机出兵打败秦军。秦穆公承认是他的罪过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北门管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救经引足 | 荀况《荀子 仲尼》:“志不免乎奸心,行不免乎奸道,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,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 |
毛骨悚然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2回:“左右将此檄传进,操见之,毛骨悚然,出了一身冷汗。” |
鼠目寸光 | 清 蒋士铨《临川梦》:“寻章摘句,别类分门,凑成各样新书,刻板出卖。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,拜到辕门,盲称吓赞。” |
彻头彻尾 | 宋 朱熹《答程正思书》:“盖圣贤之学,彻头彻尾,只是一个敬字。” |
寸阴是惜 | 南朝·梁·周兴嗣《千文字》:“尺壁非宝,寸阴是竞。” |
位卑言高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下》:“位卑而言高,罪也。” |
晕晕沉沉 | |
拿腔做势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只当是抚台敷衍他的话,不免拿腔做势,添了许多自抬身价的话。” |
直来直去 | 曹禺《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》:“我说作品的思想性,不是叫人看了那么直来直去,一览无余。” |
面红颈赤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:“倘有不达时务的,捉空摘了一花一蕊,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,大发喉急。” |
黯然无神 | 何为《第二次考试》:“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,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。” |
桂宫柏寝 | 南朝·宋·鲍照《代白纻舞歌词》:“桂宫柏寝拟天居,朱爵文窗搯韬碧疏。” |
招是搬非 | 鲁迅《坟·论雷峰塔的倒掉》:“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……他偏要放下经卷,横来招是搬非,大约是怀着嫉妒罢。” |
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学而》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朱熹注:“曾子以此三者,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,其自治诚切如此,可谓得为学之本矣。” |
独是独非 | 《旧唐书 忠义传上 王义方》:“天子置三公,九卿……本欲水火相济,盐梅相成,然后庶绩咸熙,风雨交泰,亦不可独是独非,皆由圣旨。” |
牵鬼上剑 | 明·单本《蕉帕记·下湖》:“读书牵鬼上剑,饮酒车水灌田。” |
辞富居贫 | 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;娶妻非为养也,而有时乎为养。为贫者,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。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,恶乎宜乎?抱关击柝。” |
镂脂翦楮 | 清·何绍基《使黔草》自序:“其人之元成,浮务文藻,镂脂翦楮,何益之有?” |
众口之辩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公孙龙问于魏牟曰:‘龙少学先王之道,长而明仁义之行,合同异,杂坚白,然不然,可不可,因百家之知,穷众口之辩,吾自以为至达已。’” |
前跋后疐 | 宋·司马光《言医官札子》:“今闻诊御脉者,常以十数,工拙相杂,是非混淆,发言进药,更相倚仗,前跋后疐,左瞻右顾。” |
终天之慕 | 南朝·梁·沈约《为齐竟陵王解讲疏》:“终天之慕,不续于短年,欷报之诚,思隆于永劫。” |
迎刃立解 | 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第二卷:“苟官兵长驱,则澧州、常德、湘阴迎刃立解,可以夹攻长沙。” |
虎口扳须 | 清·陈瑞生《再生缘》第55回:“郦老师纵是丽君,我也不敢往虎口扳须,龙头锯角。” |
长安道上 | 五代·无名氏《贺圣朝》词:“长安道上行客,依旧利深名切。” |
修短有命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命之修短有数;人之富贵在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