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南之宝的成语故事

拼音dōng nán zhī bǎo
基本解释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。
出处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张华见褚陶,语陆平原曰:‘君兄弟龙跃云津,顾彦先凤鸣朝阳,谓东南之宝已尽,不意复见褚生!’”
暂未找到成语东南之宝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东南之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甘之如饴 | 宋 真德秀《送周天骥序》:“非正义之富贵,远之如垢污;不幸而贱贫,甘之如饴蜜。” |
逢人且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,与公子携手下船,正是:逢人且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。” |
跋山涉水 | 宋 吴曾《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》:“过家上冢,恳章尽得于哀荣;跋山涉川,之任敢辞于艰险。” |
垂耳下首 | 宋·陈亮《酌古论·李愬》:“故虽驱而用之,而垂耳下首,卒不敢动。” |
舍己从人 | 《尚书 大禹谟》:“稽于众,舍己从人。” |
阿旨顺情 | 唐 吴兢《贞观政要 政体》:“比来惟觉阿旨顺情,唯唯苟过,遂无一言谏诤者,岂是道理?” |
重气轻生 | 唐·张说《巡边河北作》诗之一:“沙场积路何为尔,重气轻生如许国。” |
敬之如宾 | 唐·温奢《续定命录》:“故谏议大夫李行修娶江西廉使王仲舒女。贞懿贤淑,行修敬之如宾。” |
天字第一号 | 南朝 梁 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天地玄黄” |
绮罗粉黛 | 明·徐复祚《红梨记·诉衷》:“不减少君德耀,绝无绮罗粉黛之态。” |
量入为出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王制》:“冢宰制国用,必于岁之杪。五谷皆入,然后制国用……量入以为出。” |
返视内照 | 《禅真逸史》第十七回:“澹然凝神静养一会,早听四野鸡鸣,于是垂目低眉,返视内照。” |
冒牌货 | 茅盾《我们这文坛》:“谁都自称是嫡派秘授,而别人是冒牌货,野狐禅。” |
数米而炊 |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庚桑楚》:“简发而栉,数米而炊,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!” |
惊世震俗 | 宋·王安石《余姚县海塘记》:“今世吏者,其愚也固不知所为,而其所谓能者,务出奇为声威,以惊世震俗。” |
运筹建策 | 《隋书·李德林传》:“运筹建策,通幽达冥,从命者获安,违命者悉祸。” |
丰功伟业 | 冰心《“无限之生”的界线》:“无论是惊才,绝艳,丰功,伟业,与你接触之后,不过只留下一抔黄土!” |
托孤寄命 |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补遗》第七卷:“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,韩魏公之凝立,亦此类也。” |
麇至沓来 |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一回:“自登甲科、入仕版,蛇神牛鬼麇至沓来。” |
坐以待亡 | 梁启超《政闻时言·读宣统二年十月三日上谕感言》:“人心风俗其他之病征尚不深患,而惟此坐以待亡之心理最为足患。” |
投刃皆虚 | 《庄子·养生主》谓庖丁解牛,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,只见其骨节皆空虚,“彼节者有闲,而刀刃者无厚,以无厚入有闲,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”。 |
岳峙渊渟 | 南朝·梁·萧纶《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》“行仁蹈义,岳峙渊渟。” |
冥行擿埴 | 汉 扬雄《法言 修身》:“擿埴索涂,冥行而已矣。” |
金屋娇娘 | 明·孟称舜《娇红记·会娇》:“蓦遇著这金屋娇娘,猛回头何方故乡?” |
应天受命 | 《晋书·谢琨传》:“陛下应天受命,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奉玺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