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眉下首的成语故事

拼音dī méi xià shǒu
基本解释低:低下;下:低;首:头。低着眉垂下头。形容顺良,顺从。
出处柔石《为奴隶的母亲》:“叫我物色相当的女人;年纪约三十岁左右,养过两三个儿子,人要沉默老实,又肯做事,还要对他底大妻肯低眉下首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低眉下首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低眉下首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奔走相告 | 宋 张孝祥《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》:“诏天下之日,淮民欢呼,奔走相告,自州达之县。” |
径情直遂 | 《歇冠子 著希》:“夫义,节欲而治,礼,反情而辨者也。故君子径情而行也。” |
百家争鸣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艺文志》:“凡诸子百家,……蜂出并作,各引一端,崇其所善,以此驰说,联合诸侯。” |
滚瓜烂熟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1回:“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,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。” |
和气致祥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刘向传》:“和气致祥,乖气致异。” |
皮肤之见 | 宋·阮逸《<文中子>序》:“或有执文昧理,以模范《论语》为病,此皮肤之见,非心解也。” |
旧话重提 | 柯岩《寻找回来的世界》:“迟威他们不再决定调吴家驹时就抛这个材料,现在都旧话重提,原因何在呢?” |
熟门熟路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回:“王孝廉是熟门熟路,管门的一向认得,立时请进,并不阻挡。” |
平时不烧香,临时抱佛脚 | 鲁迅《杂论管闲事·做学问·灰色等》:“却还用‘平时不烧香,临时抱佛脚’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。” |
经纶济世 | 元·郑德辉《伊尹耕莘》第二折:“想你学成经纶济世之策,立国安邦之谋。” |
拟人必以其伦 | 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叙事》:“洎乎中代,其体稍殊,或拟人必以其伦,或述事多比于古。” |
戮力同心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三年》:“昔逮我献公,及穆公相好,戮力同心,申之以盟誓,重之以昏姻。” |
跋涉山川 | 《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必使而君弃而封守,跋涉山川,蒙犯霜露,以逞君心。” |
柔而不犯 | 《后汉书 胡广传》:“柔而不犯,文而有礼,忠贞之性,忧公如家。” |
刻章琢句 | 宋 王安石《忆昨诗示诸外弟》:“刻章琢句献天子,钓取薄禄欢庭闱。” |
颠仆流离 | 宋·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下:“己酉冬,金自江西犯饶信,所在居民皆空城去,颠仆流离道上。” |
进贤退奸 | 宋·苏辙《王安礼知扬州》:“方先帝厉精求治之秋,有大臣进贤退奸之助。” |
高而不危 | 《孝经·诸侯章》:“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;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也。” |
析律贰端 | 《汉书 宣帝纪》:“用法或持巧心,析律贰端,深浅不平,增辞释非,以成其罪。” |
视为寇仇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” |
威望素着 | 《宋史 宗泽传》:“泽威望素着,既至,首捕诛舍贼者数人。下令曰:'为盗者赃无轻重,并从军法。'由是盗贼屏息,民赖以安。” |
花攒锦簇 |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六回:“不说当日酒筳笑声,,觥筹交错,耍顽至二更时分,方才席散。” |
所剩无几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回:“好在所剩无几,待我念完,诸位才女再去慢慢参详,或者得其梗概,也未可知。” |
专权恣肆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8回:“邓艾专权恣肆,结好蜀人,早晚必反矣。” |
神短气浮 | 明·高攀龙《困学记》:“学者神短气浮,便须数十年静力,方得厚聚深培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