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纸无驴的成语故事

拼音sān zhǐ wú lǘ
基本解释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,不得要领。
出处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邺下谚曰:‘博士买驴,书券三纸,未有驴字。’”
三纸无驴的典故
从前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被人戏称为博士,他上街买了一头驴子,按当时的习惯,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合同。博士铺开白纸,下笔千言,足足写了三大张跟驴无关的废话。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,他忙说不急还没写到“驴”字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三纸无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世上无难事 | 宋 陈元靓《事林广记》第九卷:“世上无难事,人心自不坚。” |
不饮盗泉 | 《尸子》:“(孔子)过于盗泉,渴矣而不饮,恶其名也。” |
高高在上 | 《诗经 周颂 敬之》:“无曰高高在上,陟降厥士,日监在兹。” |
大吃一惊 |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8卷:“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,回身便走,来到后边,望后倒了。” |
德才兼备 | 《元史 丰臧梦解传》:“乃举梦解才德兼备,宜擢清要,以展所蕴。” |
白发千丈 | 唐 李白《秋浦歌》诗:“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。” |
微言大义 | 清 黄宗羲《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》:“其微言大义,苟非工大积久,能见本体。” |
江天一色 | 唐·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:“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” |
雁过拔毛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1回:“话虽如此,他既没那‘雁过拔毛’的本事,就该悄悄儿走。” |
不法之徒 | 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11回:“而今我国大清,焉有这样不法之徒?” |
离蔬释蹻 | 《文选·王褒〈圣主得贤臣颂〉》:“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,离蔬释蹻而享膏粱。” |
民穷财匮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十一回:“本处万山环列,易于哨聚,又值水旱频仍,民穷财尽,人心思乱。” |
无与比伦 | 宋·王禹偁《西京谢上表》:“永宫宠遇,无与比伦。” |
不步人脚 | 明 李贽《又与从吾》:“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,虽千古未见其比,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,下笔不作寻常语,不步人脚故耳。” |
国之干城 | 《诗经·周南·兔罝》:“赳赳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以武夫自固,为捍蔽如盾,为防守如城然。” |
乡乡而饱 |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荣辱》:“亦呥呥而噍,乡乡而饱已矣。” |
如狼似虎 | 《尉缭子 武议》:“一人之兵,如狼似虎,如风如雨,如雷如霆,震震冥冥,天下皆惊。” |
牛刀割鸡 | 汉 王充《论衡 自纪》:“牛刀割鸡,舒戟采葵。” |
囊橐萧瑟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5回:“老夫闻知,惟恐被害,逃到外洋。无耐囊橐萧瑟,衣食甚难。” |
连篇累幅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83回:“论文极力铺张,连篇累幅,无比气势者,由于笔之纯故也。” |
析珪判野 | 《陈书 虞寄传》:“今将军以藩戚之重,东南之众,尽力奉上,戮力勤王,岂不勋高窦融,宠过吴芮,析珪判野,南面称孤?” |
击钟鼎食 |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击钟鼎食,连骑相过。”三国·魏·嵇康《卜疑》:“宁聚货千亿,击钟鼎食;枕藉芬芳,婉脔美色乎?” |
方巾阔服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8回:“正说得热闹,街上又遇着两个方巾阔服的。” |
祸福同门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夫祸之来也,人自生之;福之来也,人自成之。祸与福同门,利与害为邻,非神圣人,莫之能分。” |
穷源推本 | 明·沈鲸《双珠记·卖儿系珠》:“明珠悬项,穷源推本应根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