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头跣足的成语故事


蓬头跣足

拼音péng tóu xiǎn zú

基本解释蓬:散乱。跣:赤脚。头发散乱,双脚赤裸。形容人衣冠不整,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。亦作“披头跣足”、“蓬头赤脚”。

出处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7卷:“买臣妻的后夫亦在役中,其妻蓬头跣足,随伴送饭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蓬头跣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蓬头跣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旁征博引 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生数典已穷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。”
贤身贵体 《管子 立政》:“虽有贤身贵体,毋其爵不敢服其服;虽有富家多资,毋其禄有敢用其财。”
鱼目混珠 汉 魏伯阳《参同契》上卷:“鱼目岂为珠?蓬蒿不成槚。”
亲如骨肉 江耀辉《红军鞋》:“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,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。”
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过犹不及”宋 朱熹集注:“夫过不及,均也。差之毫厘,缪以千里。”
亢心憍气
宽猛相济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年》:“政宽则民慢,慢则纠之以猛;猛则民残,残则施之以宽。宽以济猛,猛以济宽,政是以和。”
援鳖失龟 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杀戎马而求狐狸,援两鳖而失灵龟,断右臂而争一毛,折莫邪而争锥刀,用智如此,岂足高乎?”
转瞬之间 清 黄宗羲《董在中墓志铭》:“若余于董氏,则有师友偲偲之力,而零落于转瞬之间,更可伤也。”
老而不死 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幼而不孙弟,长而无述焉,老而不死是为贼。”
比肩叠迹 唐 柳宗元《与友人论为文书》:“荣古虐今者,比肩叠迹。”
饶有风趣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11章:“韩燕来觉着山地里春天不但来得早,而且饶有风趣。”
羊落虎口 元·朱凯《昊天塔》第一折:“俺家姓杨,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。这个叫做羊落虎口,正犯了兵家所忌。”
知而故犯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9卷:“问:‘一切含灵具佛性,既有佛性,为什么却撞入驴胎马腹?’师曰:‘知而故犯。’”
知足无求 晋·葛洪《神仙传》:“车服咸仪,知足无求。”
鶗鴂雕卉
捉襟肘见 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。”
木坏山颓 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103首:“今年闻委化之信,凡在士林,靡不异声同叹……有如木坏山颓。”
写经换鹅
谢庭兰玉 晋 裴启《语林》:“谢太傅问诸子侄曰:‘子弟何预人事,而政欲使其佳?’诸人莫有言者,车骑答曰:‘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生于阶庭耳。’”
直认不讳 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》:“马子畦一犯即现获之黄福诡名,亦经质讯明确,直认不讳。”
焚林而畋 宋·秦观《李训论》:“焚林而畋,明年无兽;竭泽而鱼,明年无鱼。”
弄盏传杯 元·无名氏《赠妓》曲:“不问生熟办酒食,他便要弄盏传杯。”
濯污扬清 《南史·范泰传》:“臣昔谬得待罪选曹,诚无以濯污扬清。然君子之有智能,犹鵷凤之有文采,俟时而振羽翼。何患不出云霞之上?”
飞谋荐谤 清·曾国藩《毕君殉难碑记》:“忌君者日以次骨飞谋荐谤,迭相污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