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施捧心的成语故事

拼音xī shī pěng xīn
基本解释西施:春秋越国美女。指美女病态更加娇美。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。”
西施捧心的典故
春秋时期,越国美女西施身材苗条,唇红齿白,十分漂亮,由于有心痛的毛病,犯病时常用手捧心口皱眉头,看起来十分妩媚动人。邻居丑女东施见了也学她那样做,人们见了,觉得东施更加丑陋难看,纷纷避开她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西施捧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嫁狗随狗 | 宋 陈造《题六幺后》:“兰摧蕙枯昆玉碎,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。” |
折臂三公 | 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 |
骨肉相连 | 《北齐书 杨愔传》:“常山玉以砖叩头,进而言曰:‘臣与陛下骨肉相连。’” |
由此及彼 |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66回:“遇着通晓之人,就虚心请问,由此及彼,铢积寸累,自然日有进益。” |
雷打不动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二章:“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,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。” |
门无杂宾 | 三国 吴 韦昭《吴书》:“不妄交游,门无杂宾。” |
男女老小 | 洪深《五奎桥》:“你到底是帮助救活了桥东几十家的男女老小呢!让我们拆桥吧!” |
太平盛世 |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》:“余谓太平盛世,元夕张灯,不为过侈。” |
耳目昭彰 |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十七回:“却说刑部审问过,见耳目昭彰,料难隐瞒,十分为过学士不安,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。” |
指佞触邪 | 唐·李世民《唐太宗敕》:“宪宦之职,在指佞触邪。” |
避凶趋吉 | 宋 王观国《学林 祠卜》:“以此知曾参不入胜母,汉祖不留柏人,避凶趋吉,所不可废。” |
渡河香象 | 《优婆塞戒经》第一卷:“如恒河水。三兽俱渡,兔、马、香象。兔不能至底,浮水而过;马或至底或不至底,象则尽底。” |
沉毅寡言 | 《资治通鉴·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广德元年》:“崇义有勇力,能卷铁舒钩,沉毅寡言,得众心。” |
道义之交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8回:“道义之交,只此已足,何必更为介介。” |
莫可名状 | 明 刘基《松风阁记》:“草虫鸣切切,乍大乍小,若远若近,莫可名状。” |
鹏霄万里 | 南唐·李中《献张拾遗》诗:“献替频陈忠誉播,鹏霄万里展雄飞。” |
缩成一团 | 余华《活着》:“自己坐在床沿上盯着凤霞看,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。” |
端倪可察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反复始终,不知端倪。” |
对症之药 | 《三国志 魏志 华陀传》:“府吏倪寻、李延共止,俱头痛身热,所苦正同。佗曰:'寻当下之,延当发汗。'或难其异,佗曰:'寻外实,延内实,故治之宜殊。'即各与药,明旦并起。” |
众寡难敌 | 明·沈孚《千金记·抬集》:“选下精兵八千,远渡江东,诚恐众寡难敌,为此又行出榜。” |
审曲面埶 | |
招花惹草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回:“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,惯细风情的贼眼,不离这妇人身上。” |
刁声浪气 | |
利锁名缰 | 宋 方千里《庆春宫》词:“人生如寄,利锁名缰,何用萦萦?” |
四冲八达 | 清·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横通》:“然通之为名,盖取譬于道路,四冲八达,无不可至,谓之通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