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珠和璧的成语故事

拼音suí zhū hé bì
基本解释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。泛指珍宝。
出处元·吴亮《劝忍百箴》:“隋珠和璧,蒟酱筇竹,寒不可衣,饥不可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隋珠和璧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隋珠和璧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挺身而出 | 《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》:“后数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邻郡,得援军数百,逐其草冠,复有其城,毫民赖是以济。” |
呕心沥血 | 唐 韩愈《归彭城》诗:“刳肝以为纸,沥血以书辞。” |
一飞冲天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滑稽列传》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 |
一生一世 | 明 阮大铖《燕子笺 试窘》:“这样一撞,就撞着了,才使得。不然一生一世也只是这样嘴巴骨。” |
老弱残兵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2回:“城中无粮,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,彼必不为备,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。” |
才气超然 | 宋·陆游《汉宫春》:“人误许,诗情将略,一时才气超然。” |
背碑覆局 | 《旧唐书 文苑传上 张蕴古》:“张蕴古,相州洹水人也。性聪敏,博涉书传,善缀文,能背碑覆局,尤晓时务,为州闾所称。” |
钩深极奥 | 汉·蔡邕《玄文先生李子材铭》:“休少以好学,游心典谟,既综七经,又精群纬,钩深极奥,穷览圣旨。” |
坦然自若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二回:“宝钗原不妄言轻动,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。”? |
满腔怒火 | 《我们的战友邱少云》:“我们怀着满腔怒火,勇猛地冲上‘391’高地。” |
漫天遍地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8回:“我上高阜处观望辽兵,其势浩大,漫天遍地而来。” |
钻牛犄角 | 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有人要是非钻牛犄角死想不可,他一定是傻蛋。” |
九阍虎豹 | 张素《威介推事》诗:“九阍虎豹嗟难近,一炬龙蛇事可怜。” |
自轻自贱 |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二卷:“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,有凭有据,须不是你自轻自贱。” |
茹古涵今 | 唐 皇甫湜《韩文公墓志铭》:“茹古涵今,无有端涯。” |
延口残喘 | 鲁迅《为了忘却的记念》:“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,写几句文章,算是从泥土中挖了一个小孔,自己延口残喘,这是怎样的世界呢。” |
七了八当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6卷:“将昨夜剩下的米煮的早饭,拂拭净了桌椅。忙忙碌碌做了一朝,七了八当。” |
立少观多 |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七法》:“立少而观多,则天下怀之矣。” |
偃兵息甲 | 后魏·高允《征士歌》:“于是偃兵息甲,修立文学。” |
弃公营私 | 《元史·泰定帝纪》:“四方代祀之使,弃公营私,多不诚洁,以是神不谙格,请慎择之。” |
蹈刃不旋 | 《孙膑兵法 善者》:“故民见进而不见退,蹈白刃而不旋踵。 |
七相五公 | 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 |
鼓馁旗靡 | 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,略觉鼓馁旗靡处,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,则整而复进。” |
吉少凶多 | 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:“朝廷大怒,今差国丈庞集领兵到来,只怕吉少凶多,如何是好?” |
蓄精养锐 | 清昭槤《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》:“正值烟瘴炽发,钦奉谕旨,轸念士卒,仡令停兵,蓄精养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