炳烛夜游的成语故事

拼音bǐng zhú yè yóu
基本解释炳:点燃。珍惜光阴。比喻及时行乐。
出处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少壮真当努力,年一过往,何可攀援?古人思炳烛夜游,良有以也!”
暂未找到成语炳烛夜游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炳烛夜游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居功自满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5章:“象郝摇旗这样的人,平时居功自满,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,常发怨言。” |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 |
足衣足食 | 《敦煌变文集 丑女缘起》:“我佛当日为救门徒六道轮回,犹如舟船,般运众生,达于彼岸。此时总得见佛,今世足衣足食。” |
策无遗算 | 《北齐书 幼主纪》:“以策无遗算,乃益骄纵。” |
瓯饭瓢饮 |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曾友于》:“汝父母皆不知,我岂惜瓯饭瓢饮乎?” |
遥相呼应 | 《清史稿 许友信传》:“且郑成功出没闽、浙,奉其为号,遥相应和,声势颇张。” |
所向风靡 | 《晋书·王浚传》:“臣自达巴丘,所向风靡。” |
鲁阳麾戈 | 唐·杨炯《浑天赋》:“鲁阳麾戈兮转于西日,陶侃折翼兮登于上玄。” |
雾里看花 | 唐 杜甫《小寒食舟中作》诗:“春水船如天上坐,老年花似雾中看。” |
智者所见略同 | 晋·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。” |
出一头地 | 宋·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读轼(苏轼)书,不觉汗出。快哉快哉!老夫当避路,放他出一头地也。” |
谗言佞语 | 元 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三折:“一个李存信,两头蛇谗言佞语。” |
期期艾艾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张丞相列传》:“臣口不能言,然臣期期知其不可。”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邓艾口吃,语称艾艾。” |
将胸比肚 | 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偕亡》:“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。” |
知其一未睹其二 | 汉·扬雄《长扬斌》:“若客所谓知其一未睹其二,见其外不识其内也。” |
一客不犯二主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悟空道:‘一客不犯二主。若没有,我也定不出此门。’” |
更待何时 |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临济玄禅师法嗣》:“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,到这里却去不得,似这般瞎汉不打更待何时?” |
魄散魂飞 | 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可正是船至江心补漏迟,只着我魄散魂飞。”明·徐霖《绣襦记》第三十出:“听说罢心悲痛,骇得我魄散魂飞似痴。” |
大王好见,小鬼难当 | 鲁迅《路》:“现在的人间也还是‘大王好见,小鬼难当’的处所。” |
好色之徒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罕》:“吾未见好德,如好色者也。” |
坐失事机 | 王闿运《丁锐义传》:“坐失事机,谁执其咎。” |
膏梁子弟 | 唐 颜师古《<急就篇注>叙》:“若夫缙绅秀彦、膏粱子弟,谓之鄙俚,耻于窥涉,遂使博闻之说,废而弗明。” |
单文孤证 | 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涑水》:“考服虔之说,又与俗符,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。” |
谗口铄金 | 清 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丁亥,谗口铄金,太行千盘,横起人面。” |
虚比浮词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:“探春笑道:‘虽也看过,不过是勉人自励;虚比浮词,那里真是有的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