濯缨濯足的成语故事


濯缨濯足

拼音zhuó yīng zhuó zú

基本解释水清就洗帽带,水浊就洗脚。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。

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有孺子歌曰:‘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’孔子曰:‘小子听之。清斯濯缨,浊斯濯足,自取之也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濯缨濯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濯缨濯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群龙无首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见群龙,无首,吉。”
有求必应 唐 李煙《妒神颂》:“所求必应,高山仰止。”
丹书铁券 《后汉书 祭遵传》:“丹书铁券,传于无穷。
宁当有日筹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5回:“‘宁当有日筹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。’人肚内有了这两句话,便不怕了。”
十步芳草 汉 刘向《说苑 谈丛》:“十步之泽,必有香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”汉 王符《潜夫论 实贡》:“夫十步之间,必有茂草;十室之邑,必有俊士。”
光风霁月 宋 黄庭坚《濂溪诗》序:“舂陵周茂叔,人品甚高,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。”
博闻强志 先秦 荀况《荀子 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。”
疏财仗义 元 刘君锡《来生债》第四折:“则为我救困扶危,疏财仗义,都做了注福消愆。”
黄麻紫书 清·钱谦益《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大仆寺卿谥忠毅李公墓志铭》:“黄麻紫书,照耀夜壑。”
迎头痛击 清 吴趼人《发财秘诀》第十回:“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,外人扰我海疆时,迎头痛击,杀他个片甲不回。”
忠诚不渝 《第二次握手》:“她是你的同事,你的同志,你在今后革命征途上和科学事业上忠诚不渝的伴侣和战友!”
朝成夕毁 宋 苏轼《御试制科策》;“后宫之费不下一敌国,金玉锦绣之工,日作而不息,朝成夕毁,务以相新。”
福无十全 宋·陈亮《祭钱伯同母硕人文》:“子心罔极,福无十全。登进方隆,忍此弃捐。”
日计不足,岁计有余 《淮南子·真训》:“其道可以大美兴,而难以算计举也。是故日计之不足,而岁计之有余。”
擢发难数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擢贾之发以续之罪,尚未足。”
飘零书剑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6回:“如今虽是飘零书剑,家里也还有一百亩田,三四带房子住着。”
铁壁铜墙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0回:“果然是铁壁铜墙,端的是人强马壮。”
怨天怨地 元 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三折:“到今日,悔,悔,悔。也是我前世前缘,自作自受,怨天怨地。”
蛾眉曼睩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招魂》:“蛾眉曼睩,目腾光些。”
牵着鼻子走 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第九章:“不能打草惊蛇,不能让敌人牵住鼻子走,这是兵家最忌!”
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故楚南公曰: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
转败为功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一》:“圣人之制事也,转祸而为福,因败而为功。”
虫鸣螽跃 《诗经·召南·草虫》:“喓喓草虫,趯趯阜螽。”
充闾之庆 《晋书·贾充传》:“贾充,字公闾,平阳襄陵人也。父逵魏豫州刺史、阳里亭侯。逵晚始生充,言后当有充闾之庆,故以为名字焉。”
视如拱璧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珠儿》:“始纳婢,经年余,生一子,视如拱璧,名之珠儿。”